“河南岛”两千年前已有文明
广州海珠区考古首次发现铜箭头、陶器等南越国遗迹,证明当时已有先民在此生活
本报讯(记者许黎娜 通讯员马建国 朱汝田)一枚“半两”铜钱、两枚铜箭头、几件残破的陶器,将广州的“河南岛”——即今天海珠区的文明历史推进到南越国时期。
去年底至今,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宝岗大道与同福中路交界处的富力建筑工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工地出土的文物虽不多,但却让考古专家惊喜地发现:处于荒野之地的“河南岛”,原来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了先民活动。
铜箭头、陶器是南越国遗迹
此次在宝岗大道与同福中路交界处发现的考古工地,是珠江南岸首次发现的南越国遗迹。
该遗迹灰沟的上部或其他南越国时期的地层和遗迹,虽然已被近现代建筑破坏无存,但遗迹的两层堆积中,却出土了褐灰釉陶和褐黄陶,也有少量的泥质红陶。主要器形有陶瓮、罐、盒、钵形碗、器盖、纺轮等。
这些器具的纹饰有多饰方格纹、篦点纹、弦纹、水波纹、“米”字纹。在该遗迹中还出土了“半两”铜钱和铜箭头。这些器物都有着南越国时期的特征。
考古专家介绍,广州市的南越国遗迹多见于东山口、中山四路等。以往在海珠区范围内发现的考古遗迹中,多以墓葬为主,在前进路、南田路曾有零星西汉中期墓。这次宝岗大道发掘了南越国时期遗迹,虽然遗物不多,但却是生活居址的遗存,为今后研究“河南岛”的历史提供了新的资料和启示。
古井、汲水罐相伴千百年
此次海珠区考古发掘,除首次发现南越国遗迹,还首次发现大规模的古代水井群,足有20眼,年代从汉代、晋代、南朝、隋唐至宋代。
“有水井,意味着古人曾在此生活。”考古专家说。记者昨日在现场看到,其中几眼水井之下,至今仍残留着地下水。
历经千百年,古井与取水器皿“相伴相依”。考古人员从井底发掘了不少陶罐,记者看到,在一个酱紫釉陶罐的耳上还残留着一小段断裂的棕绳;有的陶罐上还留着穿绳孔。很显然,这些都是作为汲水罐,在古人提水时跌落井中的。
考古专家说,众多历代水井的清理,证明了先民们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生活、劳作、繁衍于此。
海幢寺明代时范围或更广
在该考古工地出土的器具中,带有文字的不多。有趣的是,在该考古工地西南角有一处明代池塘,出土一批明清时期的陶瓷器,其中一只明代青花瓷碗,碗底及外壁饰有菊花纹,碗的内壁针刻“海幢”二字。这自然让考古工作者将此处遗址与距此地仅200米的海幢寺(位于同福中路)联系起来。
该考古工地还出土了一批烧制变形的汉代陶器,有的还与其他器具粘连。考古人员介绍,1996年曾在海幢寺发掘出一个汉代窑场遗址。这批变形的陶器应该就是出自那处窑场。
图:
这枚铜箭头就是出土的南越国遗迹。
这只瓷器或许是海幢寺的和尚所用。
本报记者 许黎娜 摄
南越国遗迹位置图
制图/吴山
图表略,详见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