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2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2%,涨幅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分析人士表示,1月份CPI增长放缓,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该调查显示,1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2.2%,升幅低于去年12月份的2.8%,同时还低于经济学家平均预期的2.6%,数据显示,2006全年CPI上升了1.5%。
物价上行因素是否具有连续性仍有待观察。渣打银行高级经济学家StephenGreen在当日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在2月份CPI数据出来之前尚不能开始对通货膨胀持放松态度。
而高盛方面称,因为去年早些时候出现的强劲整体需求、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长小幅加速现象尚未得到体现,所以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剩余时间内仍将可能存在通胀压力。
汇丰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食品价格走高是去年11月份以来CPI上升的主要推动因素,未来几个月CPI仍将可能增长2%-3%,但鉴于中国连续3年大丰收,粮食储量极为充足,上述现象可能不会维持太久。
但他们同时还表示,因去年第二、三季度货币供应量增长有所放缓,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过后通货膨胀压力将得到快速缓解。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稍早前指出,中国粮食价格未来持续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对于CPI的影响也是暂时的。易纲在前一日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表示,预计今年CPI将增长3%或以下是比较现实的,而这一增速十分温和。他的话令外界减少了对近日加息的预期,他指出目前利率水平与其他经济指标均表现适宜。因此,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根据上述分析,中国加息为时尚早,如果理解为“央行进入加息观察期”,也许更为合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