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读着余光中这首诗长大的,每到过年合家欢聚的时节,这种情感分外强烈,我们要留在这里过一个热热闹闹的年,让父亲母亲也过来,他们当年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个年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还愿啊。
“龙灯,社火,舞狮,高跷,桄桄戏,秦腔,这是我父亲过年要去看的;布袋戏,踩高跷,扎台戏,这又是我母亲过年所喜欢的。我今年过年啊,得一一把他们的愿望实现了,他们年老走不动了,我准备抽时间替他们去看,用DV拍下来,让他们在家里细细欣赏。”泡好一杯台湾乌龙茶,台商卢建文说起他过年的计划。
在苏州高新区的格林花园内,一拉开客厅的窗帘,午后和煦的阳光立即洒满窗边的两张沙发,正对大门的一个装饰台上,放置着两张从台湾带来的红色贴纸,上面写着“唯吾知足”和“招财进宝”,年味十足。
卢建文的父亲卢勇宁今年75岁,母亲覃国英也已60岁出头,两人的祖籍分别是陕西南郑和湖南邵阳。1949年之前,刚念完军校的卢勇宁从祖国大陆坐船来到了台湾。“那时候,外公正好带着妈妈去台湾出差,结果也就留在了那边”,卢建文说,他们来到台湾时,父亲还只有十七八岁,母亲也只有5岁。
“虽然小时候生活比较艰苦,但过年还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情。吃完饭还要守岁,我们小孩子拿着鞭炮到处放,到处是一派喜气”。然而,在这么喜庆的节日里,卢建文却总是不经意发现,父亲此时沉默寡言,似乎有着很重的心事。“特别是在祭祖的时候,跪拜后父亲会向西北的方向眺望很久,眼里还有泪花。”卢建文回忆说,当时自己还不太理解父亲为何会这样,当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候,父亲会把在陕西过年时的情景一一回忆给他们听。而一说起这些,他人好像又来了精神。
1989年,陕西南郑的亲人通过辗转联系,将一张卢勇宁初中时的照片送到了台湾的家中。“父亲刚开始还不敢相信,一直不相信这是真的。”当卢勇宁颤抖着从家中的相册中抽出另一张黑白照片,慢慢将两张照片放在一起后,家人惊奇地发现,这两张照片竟然一模一样……
亲人的消息不断传到了台湾:卢勇宁的姐姐、妹妹都从陕西嫁到了苏州,弟弟则还在陕西。得到消息后,卢勇宁当即就决定第二年的春节赶到苏州过年。鉴于当时情况比较特殊,卢建文曾劝父亲暂时不要去,“但父亲归心似箭,说‘不管怎样,这次一定要回去’”。
尽管那次卢建文并没陪同父母亲回来过年,但他对父亲见到亲人后的“失控场景”还是略知一二。“叔叔专程从陕西赶了过来,一见面,父亲就老泪纵横,话也说不出来”,卢建文说,父亲过完年回到台湾后,心情一直不怎么好,总是愁眉苦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我在苏州买了房子后,父母每年都会来。”卢建文从里屋拿出一张彩色照片,擦了又擦,递给了记者。照片是父亲卢勇宁和家人2004年在台湾的合影,虽然当时已70多岁,但戴着棒球帽、穿着运动鞋、背着双肩运动背包的他看起来笑容可掬。
“我已经在苏州扎根了。”2000年,卢建文来到苏州投资,同时也娶了一位苏州太太,成为了“苏州女婿”。如今,可爱的儿子6岁了,已经准备上小学。
“母亲5岁的时候从祖国大陆去了台湾,儿子5个月大的时候,我把他从台湾接到了苏州。以后,他会在这边生活上学了。”望着地毯上各式各样的车模玩具和一个小书包,卢建文满脸幸福笑容。
“大年夜,当然是按照苏州的风俗,在家中陪家人吃年夜饭,看看春节联欢晚会”,卢建文说。
卢建文:
苏州益加安汽车修理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大陆解放前,父辈来到台湾。2000年来到苏州投资,已在苏州定居。
过年心事几曾知
过年意味着回家,意味着团聚。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李坤临说道:“举家来苏州过年的台商越来越多,这儿就是他们的家啊!”顿时让人有了一种深深的触动。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众多的台商留在祖国大陆过年?是自己的事业,还是一种过年的休闲方式?“不,这里有我的血脉亲情,这里是我的家”,“没有什么不同,我们也是过年回家”。采访中,台胞一再向记者提起这样的话———看来,无论是风俗、习惯还是心情,他们留在这里过年,早已经没有别离的感受,“已经是一种回家的感觉,不再乡情怯怯”。
透过一句“也是回家过年”,记者感觉到,当心没有了距离,一切就会越来越近,一切就会越来越亲。过年,其实是一种对于根的追溯,是血脉亲情的团聚与回归。有遗憾,有曲折,但同根同源的血脉亲情却始终难以割舍。
在2月初举行的“苏州台商新春招待会”上,苏州市政府发布了台资企业在苏州发展的最新情况,目前已有7100多家台资企业筑巢苏州,苏州已成为祖国大陆台资企业最密集和台商投资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以县级市昆山为例,在2006年秋台湾电机电子工业总会公布的大陆地区投资环境排名中,昆山继续稳居第三位,目前有6万多名台商及其眷属在昆山工作和生活。
苏州市市长阎立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在苏台商、台资企业对苏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台资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大规模聚集,不仅促进了苏州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而且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推动了苏州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目前,台资企业正从苏州、昆山,向南京、无锡发展,而且台资布局正不断向苏中、苏北地区的扬州、淮安等城市延伸。据统计,在大陆投资的台商1/3已聚集在江苏。
也是回家过年
“我已是第16个年头在昆山过年了,江南年味我了解得可不比当地人少。今年过年我还要带着全家去上海,感受海派年味。”何信府说,“不管在哪里,都是在家过年。”
今年过年,何信府早就计划好了,他带着妻子、儿子和弟弟在除夕晚上早早贴好对联,家里、公司都要贴,然后就开始放烟花、爆竹,接着祭祀祖先。晚上12点时则要赶到昆山华藏寺去烧香祈福,祝愿公司顺利、家庭平安。
“我是何家第十九代,在第十一代时,也就是清朝,家人响应当时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号召,从漳州到台湾去垦荒。我们就这样去了,现在虽说已好几代人,但我们的根还在大陆啊。”何信府说,到他父亲这辈,曾当过兵,就在金门,与祖国大陆隔海相望,那个心中的无限思念和感慨,真是没法说。
何信府说,父亲和母亲今年会来过年,还要看那个电视剧《贞观长歌》。
“我已经46岁了,今年去上海过年,因为我的地产项目中有一个百乐门,就与上海有着很大关系。百乐门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约会场所,是陆小曼和徐志摩的常去之地,是陈香梅与美国飞虎将军陈纳德的订婚所在,堪比法国红磨坊啊,我实施这个项目,就是想对那段历史和记忆能够再现啊”。
何信府:
昆山中贸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祖辈跟随清朝巡抚刘铭传到台湾垦荒,今年已是第16个年头在昆山过年。
[
[
不管在哪,都是在家过年
“好,好,到时都来啊”,2月9日下午1时15分,当记者跨进位于苏州市带城桥路110号的女秀才日式料理店时,总经理谢雨秀正为那些在苏州过年的台商们的年夜饭忙碌着。一谈起过年,她对台湾的习俗仍然念念不忘。
“除夕之前,家人是一定要赶回来团聚的。”谢雨秀介绍,年夜饭就是一家团聚在一起吃“围炉”,寓意来年旺盛。而放入“围炉”中的菜也有讲究:“长年菜”表示长寿,“全鸡”表示全家福(“鸡”与“家”谐音),还有油炸过的海鱼等。“不过,鱼一般是不吃的,必须过了除夕后才能吃,表示年年有余。”
今年57岁的谢雨秀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然而她对苏州却一直情有独钟。“在我10岁上小学的时候,就在历史书上看到苏州有小桥流水、迷人的戏曲,还有唐伯虎点秋香的典故,当时就像看童话书一样。从那时起,我对苏州就梦寐以求了”。解不开的情结最终又让谢雨秀将创业的阵地开辟在了苏州。
有意思的是,谢雨秀在苏州开店后不久,她的弟弟和侄子从台湾赶来探望。本来是玩玩的,结果却不想回去了。最终,她的弟弟娶了店里的一位苏北妹子,侄子也与苏州一位评弹演员结了婚。
“我们不就是在家中过年嘛”,她笑着说。
我把台湾年俗带到苏州
谢雨秀:
女秀才日式料理店总经理,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与苏州结下不解之缘,她的弟弟娶了店里的一位苏北妹子,侄子也与苏州一位评弹演员结了婚。
[
[
“我是老昆山人了!今年在昆山过年,要呼朋引伴,痛饮团聚酒,我要豪饮。”这是出生于1958年的李明贵先生见到记者的第一句话。
李明贵,从台湾到昆山工作已经14年。现在,李明贵早已把家“搬”到昆山,太太和孩子都生活在昆山,并在昆山过年。李明贵让孩子就读的也是昆山本地普通的学校,“可以说是已经融入这个大家庭了”。
李明贵说,自己祖辈是郑成功那一代时去的台湾,每年春节还要祭祖。在与昆山人长达14年的交往中,他觉得昆山人儒雅而不失热情,聪明而不失诚信,是最适合做朋友的。举个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在酒桌上昆山人虽不如北方人善饮,但却非常热情,气氛宽松,尽显朋友之情,“所以每年春节都会和昆山的挚友聚会拼酒,反正放完鞭炮就开始喝,太太也不会管了,喝得很是尽兴和爽快。记得有一次自己回来在洗澡时都睡在浴缸里了,但是心情是喜悦和轻松的,因为感情是真诚的。”
李明贵:
沪士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昆山台商协会常务副会长,祖辈跟随郑成功到台湾,来昆山已经14年,妻儿定居昆山。
过年团聚,能饮一杯无
“今年除夕,亲人朋友一起在我家下厨,每人做一个菜,我就做我最拿手的卤白菜。然后大家围坐在火锅边,倒上一杯白酒,这才叫过年啊”,李坤临使劲咂了一下嘴,似乎尝到了美酒。
李坤临1995年从台湾来到苏州,第二年的春节是他第一次在苏州过年。今年过年,李坤临也早早安排好了计划。除夕夜,他和在苏州大学读书的小儿子、哥哥姐姐的孩子,还有10多位留在苏州过年的台湾朋友一起在家聚餐。大年初一,他准备去朋友那里串门拜年。李坤临说,和以前相比,从祖国大陆到台湾已经方便多了:早上8点从无锡的机场出发,再经香港或澳门转机,下午2点半就能到达台湾的桃源机场。
身为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李坤临的“业务”非常繁忙。短短40多分钟的采访中,他的手机就响了5次。“都在联系着怎么聚会呢。”李坤临笑着说,“都是一家人,有忙一起帮。”
快报记者 谊磊 王彪 吴明明
李坤临:
苏州市欣欣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苏州市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1995年从台湾来到苏州。
年三十,下厨争做拿手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