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记者 殷骏 李子俊)少了往年铺天盖地的广告,今年的情人节在浓浓的传统春节面前,遭遇了近年来的首次“冷遇”。不过记者发现,虽然没有商家炒作,但都市年轻一族已形成过“情人节”的习惯,依旧把这天当作向情侣表达爱意的关键日子。
在商家看来,来自西方的情人节已被炒成“黄金节”。他们大打“爱情牌”,赚了个钵满盆满。可在愈来愈近的传统春节面前,今年的这个情人节成了他们眼里的“鸡肋”。
新街口一家大型商场,张贴了极少几张情人节促销海报;另一家以时尚著称的商场,“吝啬”地挤出一小片场地,冠以“情人节专场”的名称;位于湖南路的一家饭店,悬挂着“新年快乐”的横幅,却看不到与情人节有关的任何广告;而在“1912”,不少酒吧只是简单地推出司空见惯的优惠活动……商家大都只是匆匆做了些应景活动。可以说,往年由商家烘托出来的情人节气息,已被满城的金猪年味取代。
但记者发现,这个稍显“冷淡”的情人节,并没有打消年轻情侣过节的兴致。市民小张和女友已共同度过了3个情人节。对他们来说,每年的2月14日都是个重要的日子。“我们已经习惯过情人节了。”女友的手上捧着一束美丽的玫瑰花。
而25岁的刘先生则认为,没有商家的喧哗,这个情人节显得更纯洁,更温馨。他说,“往年情人节,满眼都是促销广告,吃喝玩乐贵得吓人,更像是场情人‘劫’。”
显然,商家的冷眼,并没有破坏都市年轻人过情人节的习惯。
情人节离不开玫瑰。正是由于年轻人的热情,让情人节的玫瑰花身价倍增。记者在一些花店发现,普通玫瑰,10元一朵;进口玫瑰,50元一朵;19朵黑玫瑰,更是高达2056元!尽管花价如此高昂,但订花送花者,依旧络绎不绝。
管家桥一花店员工表示,今年情人节紧邻春节,鲜花不愁卖。因此,鲜花进价比往年高出不少。
都市年轻人缘何热衷过情人节?南京大学民俗艺术研究室主任陈竟教授表示,年轻人喜欢过情人节,仅仅是因为这个节日是“爱的载体”,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因此,不必为情人节的热闹忧虑,也不必抵制这个西方洋节,完全可以“洋”为“中”用。
但他同时表示,近年来,商家在利益驱使下,过度炒作节庆经济,客观上混淆了市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中西文化习俗的正确认识。这倒是个值得关注的误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