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叠被子是初入监犯人的“必修课”。春节前的亲情会见。服刑人员正在准备饭菜。
节前亲情会见,家属了解犯人初入监生活
昨天上午,北京市女子监狱特地组织了“过好第一个春节,走好第一步新生路”的春节联欢活动。对于一个刚进监狱的服刑人员来说,学会有规律地生活,是她们今后改造的第一步。
入监要先军训三月
昨天,10名服刑人员家属早早就站在女子监狱的大门外,等待去看望刚进监狱的家人。
她们的亲人在这大墙里已接受了一个月左右的入监教育。
据干警介绍,新入狱人员将在分监区接受为期三个月的半军事化管理和教育,从叠被子到个人物品的摆放都要求整齐划一。每天上午,她们还要进行严格的军训,培养她们遵规守纪的意识和纠正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在熟悉监规纪律后,服刑人员还要进行考核,取得计分许可证和劳动安全合格证书。之后,她们会被分到其他监区,开始继续改造之路。
昨天,在干警的口令声中,六名女犯捧着被叠成像豆腐块一样的被子来到了会场中间。根据口令,她们打开被子又叠好,动作迅速而整齐。见被子被叠得见棱见角,家属们鼓起掌来。随后,另一队女犯进行了列队表演。
张警官告诉记者说,服刑人员行为规范和惩处条例有厚厚的一本。记者了解到,依据《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不讲脏话、粗话,对人民警察称“警官”,对其他人员采用相应的礼貌称谓。服刑人员之间互称姓名,不起(叫)绰号。来宾、警官进入监舍时,除患病和按规定就寝外,要起立致意。对于这些规范,新入监女犯必须学习。另外,患病时向警官报告,不私藏药品。“需要进入警官办公室时,在门外报告,经允许后进入。”“在野外劳动现场需要向警官反映情况时,在三米以外报告。”这些规定也得学习。
个别没文化的服刑人员如果记不住所有的内容,监狱会降低标准,要求她们记住最主要的“十不准”。如果在此期间违反纪律,她们就要多学习一个月。“拿到计分许可证才能积分争取减刑,而绝大多数服刑人员都会顺利地通过考试。”在对服刑人员进行严格的入监教育的同时,监狱还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技能教育,为她们今后回归社会打下了基础。
改变女犯“自觉冤屈”心态
张警官告诉记者说,绝大多数女犯刚进来时都觉得挺冤的,给自己的犯罪行为找出种种理由。因此,让她们认罪悔罪成了入监教育的重要内容。张警官说,她们开始和干警谈话,都是眼睛看着脚尖。而干警的第一句话都是“你把头抬起来吧”。一句话就让犯人很感动,精神也会因此放松。
在公交车上掐死少女的朱某刚入监时总想哭。干警发现后,把她带进了心理咨询室。在放声痛哭后,她告诉干警,她感觉轻松多了。朱某想到漫长的刑期,欲和儿子脱离母子关系,在干警的多次谈话后,她很快摆正了心态并担任了互监组长。
张警官说,有的女犯因为沾染毒品二次或三次“进宫”,家里失望之余不愿来接见,也不寄一分钱。这时,她们往往会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对此,干警会用自己的钱给她们买生活用品,还会三番五次打电话做家属的工作。
安排家属会面解除牵挂
亲情的支撑是服刑人员改造的最大动力。对女犯们来说,每个月的接见就像过节一样。昨天一大早,10名女犯家属在干警的带领下走进了监狱。他们陆续参观了监狱里的图书室、电教室、心理咨询室、医务室等硬件设施,连称没想到。食堂的墙壁上贴着一周的菜谱,有荤有素。有的服刑人员在揉面做馒头,还有的在切肉。但与一般的“厨子”不同,她们握着的菜刀都被用铁链子固定在桌子上。“我原来对监狱的印象是小说中‘手里捧着窝窝头,菜里没有一滴油’。参观完以后,发现里面大不一样,我放心多了。”来看妹妹的王女士对记者说。
昨天,专门承担新入监人员教育的十一分监区被布置得很喜庆,充溢着节日气氛。女犯们整齐地坐在大厅里,迎接亲人们的到来。家属们走进来的那一刻,双方的眼睛都有了泪光。张警官表示,让新入监犯人节前与家人见面,也是为了让她们能以后安心服刑改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