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学家担心因人类改变环境而导致物种绝迹的同时,却有人想把这种逻辑关系颠倒过来。在新出版的《生态通信》上,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
通常,为避免消亡,病毒不仅需要足够的数量才能存活,而且还要适当的条件进行繁殖。耶鲁大学生态和进化生物学副教授保罗·特纳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发生繁殖,缓解了疾病带来的痛苦。
在生态学中,能够支持种群增长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被称为“源”(source),不能支持的生活环境为“汇”(sink)。研究报告介绍了phi-6病毒在既有平台“源”细菌,又有“汇”变异陷阱细胞环境中的生存情况。结果显示,当陷阱细胞的数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后,病毒的数量再也不能自我维持,随即走向消亡。特纳表示:“病毒的生态陷阱可以是自然产生的,也可以是人工制造的。后者通过为不接受病毒再生的细胞中增添过滤性毒菌结合区域来实现,而我们采用非人类病毒证实了这个概念。”
特纳相信,相同的引诱法有可能用于对付困扰人类的病毒,如艾滋病病毒。他强调,艾滋病病毒通过细胞表面的CD4分子识别T细胞,但是随后它需要细胞核的功能来进行繁殖。目前,抗艾滋病病毒疗法的主要目的是让人体保持高数量的T细胞,以此来保证免疫系统正常工作,但是这些疗法十分昂贵。他认为,采用表面具有CD4分子但没有核的人工陷阱细胞,有望开辟出廉价的艾滋病治疗途径。由于成熟的红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同时有可能被人工改造成数量上超过T细胞的“汇”,因此它也许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特纳说:“利用引诱这种途径,为人们提供了潜在的对付人类病毒的新方法。在农业上,类似的做法早已存在。农民用非收获性的‘陷阱作物’引诱害虫,由于害虫偏爱陷阱作物的味道,农民只需在这些作物上喷洒农药,因此节约了农药的用量。”(毛黎)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