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着黑色肌肤的小男孩,却操着一口流利的浦东方言———宝宝,这个当年竹篮里的弃婴,经过北蔡地区六旬老人朱水宝的养育,即将在上海度过第七个春节。朱家三代都是地道的浦东北蔡人,这个黑人小孩是从哪里来的,他又怎么成了朱家的孩子呢?
马路上捡到小婴儿
2000年8月8日的那个早晨,如果不是朱水宝阿婆和几个老邻居一起到长征西路沪南路买菜,如果朱阿婆不是往路边杂草丛生的地上瞟了一眼,那么,一个降临这个世界才七天的小生命,可能就无声无息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朱阿婆捡到宝宝的时候,这个黑黑的小子才如一只小猫般大小,栖身的竹篮子里只有一张纸条,写着孩子生于七天前的8月1日。孩子全身上下好像长满了痱子。热心肠的朱阿婆毅然决定将孩子抱回家,和老伴、儿子、媳妇轮流用温水帮他浸泡,一日三次,足足泡了一周,他才显出结实健壮的婴儿模样。
直到今天,宝宝撩起裤管,当日的疤痕还依稀可见。
混血“孙子”一养就是七年
宝宝一个月时去医院检查身体,才发现是个混血儿。“我不管他是不是外国小孩,我把他领回来,就要尽到责任。”
这个责任,一尽就是七年,原本领养宝宝的朱家儿子儿媳已经有了自己的孩子———贝贝,小夫妇没有工作,老夫妇的退休工资加起来每个月才1000元,朱阿婆只得对儿媳说:“两个孩子统统养起来,别人家口袋里藏钱,你不要藏,贴在孩子身上,等他们自力更生,能自己赚钱后,你再放手。”
宝宝最喜欢弟弟、卡通和剪纸
如今已经开始上小学的宝宝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朱军龙。他和小自己一岁、却跟自己长得截然不同的弟弟最要好,家人常常跟他开玩笑,说:“我们把弟弟卖了给你买东西吃吧?”他连忙阻止:“不行的,不能卖弟弟的。”
虽然是“小外国人”,宝宝的拿手绝活却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剪纸。一张纸,一把灵巧的剪刀,在他手里就能创造出各种形象。“这是一副拼图,这里有四扇门,每个门里都有一个小天使;这是蝴蝶……”宝宝一一向记者介绍。
孩子渐被身世扰
朱阿婆一家对宝宝照顾得无微不至,邻里也对宝宝嘘寒问暖。但随着宝宝日渐长大,他开始关心自己的身世。每当和家人外出,他明显感受到路人眼中的那份异样。“我从哪里来,爸爸妈妈在哪里?”对于宝宝来说,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孩子逐渐懂事,朱阿婆一家的烦恼也在增加:“他现在不敢在学校上厕所,要上也忍到家里,把门锁起来,洗澡也只准奶奶一个人帮忙,他总是说,‘我是男的,她们是女的,我还是个外国人。’这就是宝宝心里的计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