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中国“军方新闻”高频亮相:2006年岁末,中国发布国防白皮书;几乎与此同时,空军歼10战机亮相;今年1月8日,国防科工委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明确说“中国具备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
日前,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专访了国防部外事办公室主任、少将张邦栋。在访谈中,张邦栋多次表示,外界误读了中国的相关国防政策。
近海防御思想没有变化
记者:如何理解中国国防政策的本质?“防御性国防政策”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两者是什么关系?
张邦栋: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和防御型的国防政策并不矛盾。
总体来说,我们的国防政策是防御性的,但在具体战役、战术问题上又是积极、灵活、主动的。在总体防御的同时,我们要做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而且这种准备应该是积极的姿态、进取的精神,而不是固守阵地、坐等挨打。
记者:中国国防过去一贯的战略是近海防御性,现在是否有所改变?
张邦栋:没有变化。我们防御作战的基本思想,是捍卫祖国领土、领空完整和海洋权益,维护祖国统一,我们不会侵略任何国家,在海洋上不会,在陆地边界上也不会这样做。
导弹击毁卫星不针对他国
记者:外电认为歼10战机就是第四代主战战机,它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张邦栋:歼10飞机作为中国国防建设的重大成果,令全中国人民感到欢欣鼓舞。但这不意味着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超过了防御的需要。
记者:有报道说,目前中国已有制造航空母舰的能力,是否如此?
张邦栋:这个问题要这么理解:第一,中国现在没有航空母舰;第二,中国有18000公里的漫长海洋边界,需要相应的武装力量维护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第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
记者:中国1月11日从地面发射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击毁了在地球上空大约865公里的一颗老化气象卫星,能否介绍相关情况?
张邦栋:这个试验不针对任何其他国家,对任何国家都不会构成威胁。中国一直奉行和平利用太空的政策,主张外空非武器化。中国绝不会参加任何形式的外空军备竞赛。
不谋求在他国建军事基地
记者:中国和缅甸关系密切,一些国外媒体推测是为了获得通往印度洋的港口,如何评价这种推测?
张邦栋:我也注意到,国外有媒体不负责任地说中国在某国建立了军事基地,中国谋求在某个地方建军事港口。这既不符合事实,也不符合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国防政策。中国一直宣示,不在海外建立军事基地,不派一兵一卒。没有根据的猜测,甚至炮制新闻最后只能害人害己。
如何保护中国海外利益
记者:国防白皮书第一句话就是:“中国和世界,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这是不是意味着,对于中国在海外的利益,解放军要加以保护?
张邦栋:中国军队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安全保障,这是毫无疑义的。人民解放军的职能之一,就是要保卫劳动人民的和平劳动,要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证,保卫我们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但是这不意味着要侵略别人,要进攻别人,我们首先是要高举着和平的旗帜,在和平的环境中发展。
军费增加是和平的增加
记者:西方媒体对中国增加军费进行过各种评论,怎么看待这些评论?
张邦栋:国防费增加是事实,我们从来不隐晦。但是,我国的国防费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所占的比例都是很低的,甚至有下降的趋势,和其他世界上主要国家相比,我们更是少得多。我们军费开支的几大块,也说明这种增加是和平的增加,并不是只用于军备的发展。
解放军透明度在增加
记者:西方国家和中国进行军事交流时,往往要求中国增加军事透明度,如何评价中国军队透明度状况?
张邦栋:近年来,中国根据自身实际不断增加中国军队的开放程度,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力度,在国际上取得了增信释疑的较好效果。新版国防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中国安全战略思想、核战略、军兵种发展战略等重要概念,首次公布了陆军18个集团军、军队67所院校等重要数据,这些充分体现了我们的开放程度,表明了中国军队在促进与其他国家军队信任方面所作的积极努力。(据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