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8年“呱呱坠地”到今天,中国的3G标准TD-SCDMA已经让人充满了“家有少年初长成”的期待。
2006年,国内3G牌照并没有在人们的期待中揭晓,但是对于TD来说,显然不能算是坏消息。
2006年初,信产部已正式将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国标”TD定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同时指出,经过一系列验证,TD确实可以独立组网。对于TD来说,基本上就是“指导方针”的强心剂。
此后,TD开始了自己有条不紊的外场测试进程,重要技术问题一一攻克。
直到2006年11月,TD终于开始放号,尽管放号的范围只是友好用户,号码更是千金难求,但是它还是让很多人经历了TD手机接通后那些“激动”。
如此众多关注的目光,是因为TD承载了中国通信业从通信大国到通信强国的梦想。
中国移动通信业发展在4亿多移动用户的基础上,显示出大国崛起的强势。这种强势,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给予发展中的TD足够的时间攻克一个又一个的难题;这种强势,也使中国在“什么时间上3G”的问题上不再盲目,而是保持理智的判断,从而为中国走向通信强国打下基础。
通信大国的惆怅
在通信领域,不管固网业务还是移动业务,不管是用户数量还是用户增长率,中国早已经成为世界通信大国,各项指标都居世界第一。其中移动通信更是如此——根据信息产业部的数据,截至2006年12月底,中国手机用户达4.61亿户。
通信大国建立在我国人口基数之上,众所周知,由于在3G以前缺乏核心标准和技术,我国在3G以前一直处于跟随者的地位,在通信业这个以技术为核心的产业中,发展规模越大,所需缴纳的专利费显然也越高。
而在过去很长时间的产业发展中,我国成为了跨国通信巨头的温床。诸如在2G时代,爱立信一度占有中国GSM网络将近80%的市场份额;从诺基亚刚刚公布的2006年销售数字来看,诺基亚的中国销售占到全球销售的13%。
因此,通信大国并不等于通信强国,这两者之间还存在很大差距。更重要的是,我国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使通信大国转变为通信强国?
3G中国标准TD的出现,为中国发展成为通信强国的目标提供了可能,也提供了最行之有效的途径。
我们可以看到,本土企业发展不再需要为高昂的专利费发愁,本土企业可以在产业链中获得优先发展的可能和政府、政策的强力支持;中国企业发展途径曾经是市场换技术,但是在TD时代,市场和技术都在我们自己手里。
在TD产业中,跨国通信巨头如果不想错过中国这个巨大的电信市场,那么它们能做的,就是等待和合作。它们等待中国具体的3G时间表,它们必须在TD产业链中寻求合作并且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通信大国的强势
当然,由于在全球通信大国的地位,使中国在发展TD过程中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从一开始,TD之所以能成为国际三大主流标准之一,一方面是在技术上具有频谱利用率高的优势,TD-SCDMA只占用1个1.6M的带宽,其系统容量是WCDMA和CDMA2000的数倍。对于移动运营商来说,频谱利用率高意味着用户成本降低。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还有中国政府的支持。此前,当中国3G文档提交国际电联后,立刻遭到欧洲、美国和日本厂商的一致反对,信产部作出强硬表态:“如果国外势力阻挠使中国标准不被采用,中国也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来支持自己的标准,我们完全有能力在自己的国家开发并运营TD-SCDMA。”
当时的跨国通信企业,考虑到中国市场的重要性,而且也不认为TD-SCDMA有很大的威胁,反对的声音开始变为表面上的支持。而中国专门从事TD研发的合资公司中,诺基亚、德州仪器、三星等跨国公司的身影清晰可见。尤其是凯明,股东多达17家。
业内人士都清楚地看到,这些跨国公司最初对于TD的投入是象征性的。它们从态度上表示对TD的支持,实际上却是不看好,不作实际支持。
然而这种状况却随着中国对于TD一再强力支持,2006年悄然转向。包括爱立信、阿尔卡特和诺基亚在内的巨头均在中国TD布局上更加重视。
诸如,从对TD的怀疑、观望到强烈支持,爱立信表面上是持续保持与中兴的合作,但其本身对TD的态度却有了一系列微妙的调整。从力挺混合组网到支持TD独立组网,而且将推出自有品牌的TD解决方案;阿尔卡特和大唐集团再签谅解备忘录,除了加强了目前两个公司关于TD产品和技术在中国国内的营销、市场开发、产业化、研发等方面的合作,而且还承诺,阿尔卡特将利用其业务遍及全球130多个国家的优势,支持大唐集团在海外市场拓展TD。
2006年,3G在中国发牌一再推迟,而TD进程却没有放缓。TD友好用户发放的范围加大,TD测试范围也在扩大。咨询机构纷纷发出预测,中国TD发展应该是先建网,后发牌。
2007年,TD发展还在加速。从2007年3月份开始,TD试验将扩大到10个城市,这10个城市除了之前传言中的六大奥运城市,即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秦皇岛、沈阳之外,还新增加了广州和深圳。整个网络建设过程将在2007年10月完成,并开始放号。
中国缺位的国际3G发展
也同样由于中国通信大国的地位,国际3G发展中缺少了中国,也似乎缺少了生气。
在国际各种3G论坛上,不管是沃达丰还是Telefonica总裁都把中国提到了很高的位置,他们认为3G之所以发展如此慢,主要原因是没有中国的参与。“没有中国的参与,3G就发展不起来。”他们这样认为。
事实上,中国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中国3G用户数的增加势必会促进3G终端价格的下降。这已成为全球3G运营商期望中国早日发展3G的关键原因。
确实,中国要实现通信强国的目标确实需要在3G时代,但这并不等于中国一定要尽快上3G。
中国目前不上3G,可以给予TD足够的发展时间。
WCDMA的3G标准已经在全球建设了100多个商用网络,但是我国的TD到目前为止只是在中国的少数城市有试商用网络。从小规模建设到大规模扩张的过程中,TD需要时间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有的试验要通过科学来验证,如果不完善,那就要改善。
中国目前不上3G,还因为3G需求并不如想象中迫切。
3G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大家都知道,也就是在3G整个进程中要看技术发展的程度以及要考虑市场发展的情况。直接影响3G发展的是:业务、技术和盈利模式。如果一个好的3G系统想能真正赢得市场和满足用户的需求,必须有用户所需要的业务,同时要有技术能支撑业务,并且有盈利的模式。
需要明确的是,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并没有一个成熟的3G模式,也并没有一个成熟的3G应用。中国目前所有的数据业务,大部分都是在2.5G和2.75G的技术平台上可以消化的业务——诸如中移动移动非语音业务的收入虽然已经占到23%,但其中50%是2G时代的短信业务,只有20%是手机上网业务。
因此,寄托着中国电信强国梦想的中国TD标准,需要在恰当的时间、在中国市场上起航,为国际3G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附表TD发展大事记
资料来源:本报整理
1998年6月30日,大唐电信集团的前身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代表中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提交给国际电联。
2000年5月,大唐集团代表中国政府提交的TD-SCDMA技术,被国际电联批准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3G),这是百年来中国电信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2002年3月,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拉开中国TD-SCDMA技术全面产业化的序幕。
2002年10月30日,TD-SCDMA产业联盟成立。
2004年3月,TD-SCDMA第二阶段测试启动,9月完成测试和总结。
2006年1月20日,信产部颁布3G三大国际标准之一的“中国标准”TD-SCDMA为我国通信行业标准,这意味着这一标准技术方案已经成熟,能够指导企业进行制造生产。
2006年2月,TD启动室外测试。
2006年11月中旬,TD在青岛、厦门、保定三大城市对友好用户进行放号,放号规模约为2万户。
2007年1月,业内传言称,从3月份开始,TD试验将扩大到10个城市,这10个城市除了之前传言中的六大奥运城市,即北京、天津、上海、青岛、秦皇岛、沈阳之外,还新增加了广州和深圳。整个网络建设过程将在2007年10月完成,并开始放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