凶手一人归案,一人在逃,死者家属可能因被告方家境贫寒索赔无望
“我两个儿子就这样白死了吗?”2月13日上午,番禺区法院刑事法庭未成年庭即将开庭,孟志明在法庭外这样感叹。杀死老孟两个儿子的其中一个凶手在逃,另一个却因未成年可能得到轻判,老孟附带的民事索赔也可能因为对方的穷困而毫无着落。
事发 两儿子莫名被杀
去年6月13日晚22时,一场世界杯球赛刚刚赛毕,在番禺区某塑料公司打工的孟琦、孟强两兄弟,被发现倒卧在番禺东环街榄塘村北丽街一巷七号303室的出租屋内。工厂同事、朋友、家人都证实,孟家两兄弟是很老实本分的人。归案的凶犯之一刘某供认,自己是被马龙(另一案犯)叫去“帮忙打架”的,但马龙至今在逃,使得案犯的杀人动机至今不明。两兄弟都是湖南益阳安化县人。1979年,父亲孟志明在老山前线当兵时摔伤腰部,成为了一名三级乙等革命伤残军人。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孟志明欠下了三万多元债务,家里现在住的还是租来的房子。两个儿子遇害后,为料理后事,孟志明带着家人两次往返广州,这又让老孟新增了近7万元的欠账。
无奈 民事索赔可能无望
庭审时,包括两兄弟死亡的赔偿和后期处理的费用,律师将金额定为40万元。但了解到刘某的家境,老孟长叹一口气,“能赔4万都不错了”。虽然两兄弟的公司曾为他们在太平人寿投有意外伤害保险,并将可能每人获得6万元的赔偿。但老孟几次找保险公司协商索赔,保险公司负责人都说“要等到判决以后再说”。刚走上社会的兄弟俩英年被害。骨肉分离之痛,让孟志明一家失去了养儿防老的可能,欠债累累的贫寒农家将无以为继。
八成受害人难获赔偿
政协委员吁建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机制
民建广东省委调查数据证实,广州市两级法院近三年来共新收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执行案件1710件,民建负责人称,司法实践中,大约有80%以上被害人是无法从被告人方得到赔偿的。在刚刚结束的广东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中,民建广东省委就向大会提交提案:在对被害人补偿制度的具操作上,广东省应当出台《广东省刑事案件被害人救助管理办法》,并成立“刑事被害人救助专项资金”。本报记者 周炯 实习生 高文欢新闻来源:南方都市报(侯颖/编制)tryshowAd(3,0,1);catch(e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