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这个古老的民俗传统随着历史的脚步伴着我们民族一路走来。几千年过去了,春节的文化内涵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这些变迁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听民俗学家为我们一一道来。
春节是中国的“感恩节”
在研究春节发展与传承时,一些民俗专家说,春节是中国古代天文、气候、农事以及民间信仰结合的产物,人们在岁末年初把一年的收获奉献于祖先灵前或幻想诸神的祭坛时,是对大自然和祖先的一次集中答谢。
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说,解析春节期间的每一天、每一项民俗活动,无不体现出对自然的感恩理念。从正月初一到初七,分别被称为“鸡日”“狗日”“猪日”“羊日”“牛日”“马日”“人日”,代表七类生物的生日,把人的生日放在其他动物之后,表达了先民们善待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怀。再比如,“祭灶神”是对灶火烧食之功的感念,“祭土地神”是对大地母亲繁衍万物的回报。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霍尚德说,春节期间,人们对自己祖先的祭奠更为隆重。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人伦文化”,既充满了对祖先功德的感激,又表达了让祖先“庇佑子孙”的美好愿望。
工厂化生产将导致千联一面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说,有1000多年历史的春联是“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着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和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令人忧虑的是,现在的春联大多数已是企业批量生产的印刷品,千联一面,文字流俗,缺少了让人观后回味的雅趣。
78岁的乌丙安告诉记者,春联起源于桃符,在宅门两旁悬挂桃木板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周代。真正意义的春联产生于五代时期。到了明代,经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倡导,贴春联成为过年必不可少的民俗,春联一词也被广泛叫开。
乌丙安教授说,春联虽短短十余字,但却凝结着诗的韵律,对仗工整,词藻优美,书法遒劲。过去的春联因人而异、富有特色,很多佳句令人回味。但现在能编春联的人少了,会写毛笔字的人少了,春联多是商贩批发来的。工厂化生产的春联虽然印刷精致,但各个摊位上都是那十几副,不是“财源茂盛”,就是“人寿年丰”,家家一样,让人兴味索然。
祝福意义远高于流通价值
过年给孩子一些压岁钱是我国的传统民俗。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教授说,往昔的压岁钱饱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祈福求安,并不注重流通价值。许多现代人不了解这一民俗内涵,除夕夜给孩子巨额现金或银行卡,个别人甚至以压岁钱名义谋私行贿,这实在是对压岁钱本意的亵渎和异化。
乌丙安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压岁钱除了祈福求安之外还增强了流通价值。清代曾有一首题为《压岁钱》的诗中描绘说:“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压岁钱成了儿童的零花钱,这也无可厚非。但凡事要有度,如果以给多少现金、储蓄卡来衡量长辈的关爱程度,那就大错特错了。
春节年味儿有新变化
“照我说,现在是年味儿越来越浓了。从春节文化的整体来看,现在和过去并没有本质区别,春节大部分习俗都在延续。现在人们过年的心态、除旧迎新的愿望、大团圆的心理一如既往。”北京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赵书12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随着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和西方节日的冲击,有人觉得春节“没意思”。对此,赵书认为,有些传统的春节民俗确实简化了,但新的春节民俗又在不断产生,比如短信拜年、春节旅游,春节的内容在不断丰富。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教研室主任陈连山说,时代变了,春节文化也会跟着变化。人们觉得“没意思”并不意味着不想过春节,而是想更好地过春节,希望有更好的春节民俗产生,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据新华社电
(生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