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子
剪纸猪
本报驻张家口记者 李彦宏/文 吴素琴/图
说起蔚县剪纸,这两年可谓蜚声中外。从为北大制作校园风光校庆纪念品,到出口美国、加拿大等50多个海外国家,雕刻精美、造型别致、点彩独特的蔚县剪纸已经成了地地道道的商品。蔚县民俗专家田永翔说,蔚县剪纸走向了市场,“让生产什么,就刻什么”,使得这个“从窗户上发展起来的艺术”已经远远地离开了窗户,飞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只有到了这岁末年终的时候,蔚县剪纸才回归了它的本来面目,为农家、为更多祈求吉祥美满的人们带来红火的新年。
岁末年终,让蔚县剪纸回家。
八大集镇看窗花
在旧时的蔚县,一进入腊月,逢每月农历的三六九,蔚州县城、代王城、西合营等八大集镇便开始热闹起来,而这个时候,集镇上唱主角的便非窗花莫数了。
那时,集市上摆满了窗花,地摊上用黑布衬底,上面也是窗花。赶集的老乡们看了这家,再看那家,比比这家,再评评那家,看看谁家剪得最好,等到把整个集市上的窗花都逛个遍,才肯买下自己最喜欢的。
对于许多大姑娘、小媳妇,还有一些平素喜好剪纸的老艺人来说,这更是一次取经的好机会,当地人称之为“看窗花”,并积久成习。年集实际上就是一年一度全县窗花艺术的大检阅、大评比、大交流,而正是这种群众自发的大交流,使得蔚县剪纸不断推陈出新、人才辈出。
如今的蔚县,集镇窗花盛景已难与当年相比。但是,进入腊月,集镇赶集之时,仍然是窗花最为风光的时候了。
亮子是伴随蔚县剪纸而生的一个老物件了。所谓亮子,就是卖窗花的人用木框做成窗户样的方格子,之后再糊上纸,在每个方格子上都贴上要出售的窗花样子。简单地说,就是用来呈窗花样子的。腊月的集市上竖起的一架架亮子上贴满了各种颜色亮丽的窗花,争奇斗艳,供老乡们观赏选择。一旦哪一个种类的窗花卖完了,卖窗花的人就把亮子上的那个样子撕掉,以告知买家这个已经卖完了。
如今,在集镇上,使用亮子这样怀旧的方式来卖窗花的已经不多了,大多以地摊代之。但是,进入腊月,与平时礼品剪纸在蔚县盛行相比,窗花已经在市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蔚县的许多老乡都在这个时候选上最美的窗花带回家,装扮新年,而外地的窗花贩子,也到蔚县大批的购进窗花,再到各地出售。
蔚县剪纸出口货与上街货
“如今的蔚县剪纸是窗花的一个变种。”田永翔说,这就是蔚县剪纸与窗花本质的不同。“蔚县剪纸最初只是为农民服务的,贴在窗户上,叫窗花。可后来蔚县剪纸走向了市场,为了适应市场,什么也刻。”但是,窗花的品种却很简单,她主要体现“福禄寿禧”的主题,而且由于局限于窗户,形式多比较单一。窗花的颜色也多比剪纸更加浓重,为了适应贴在窗户上,阳光照射后更加鲜艳夺目。而对于那些作为礼品收藏之用的剪纸,老乡们称其为“筛子货”,意思就是不实用。
在蔚县做剪纸的艺人中间,互相询问对方时有这样的口头语,“你是做出口货的,还是做上街货?”在这里,所谓的“出口货”就是专门用来作为礼品外销的剪纸。而“上街货”顾名思义就是上街卖的,这就是窗花了。从剪纸艺人对二者的称谓上,也可看出,剪纸和窗花有着高档与低档之分,可谓是“小姐”剪纸、“丫头”窗花了。
在蔚县,一些正规的上规模的大剪纸厂生产的剪纸全部都是用来外销的,大部分都用于出口。本地消费,用来做窗花的剪纸,这些厂子根本就不生产,用田永翔的话说,“他们根本就看不起这点生意,嫌这个不挣钱”。
而真正愿意做这些“上街货”的则是那些农村的老艺人了。在蔚县许多剪纸的老村子,一到农闲时候,家家户户会剪纸的人,都开始拿起了小刻刀,开始“生产”剪纸了,而他们剪出的作品多是窗花。有的外地窗花贩子,一到冬天就跟他们订好了货,等一进入腊月,他们就来提货了。也有的老艺人把剪好的窗花,拿到集镇上去卖,挣个过大年的钱。
年终岁末
蔚县剪纸回家
据田永翔2004年关于蔚县剪纸的普查数据中显示,目前,蔚县剪纸艺人有2800人,剪纸专业户1100多户,分布于16个乡镇,108个村。之外,较大的剪纸厂就有50家,剪纸专业村28个。蔚县年生产剪纸300多万套,创汇3000多万人民币,产品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众多的剪纸艺人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民间文学家协会授予的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一级大师和民间工艺美术家有6人,省级民间工艺美术家有25人。
蔚县剪纸
,这个“从窗户上走出去的艺术”正在为蔚县带来丰厚的物质和文化价值。
而如今,蔚县剪纸因为面对市场的不同,剪纸所承载的内容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出现了一些山水风光剪纸,甚至一些剪纸上还出现了圣诞老人的面孔。蔚县剪纸已经在市场的推动下离窗花越来越远。
但是,当日历翻到了一年年终的时候,为生计劳累了一年的人们歇下来,准备迎接新的一年,为来年祈福祝愿的时候,却是蔚县剪纸蜕去华丽外衣回归本色的时候了。而每到这个时候,平时那些忙于生产出口剪纸的厂子都已经放了假,而生产窗花的农村老艺人们却忙了起来,集市上剪纸贩子们的身影也多了起来。蔚县剪纸回家了。
蔚县剪纸
蔚县剪纸
源于明代,是一种风格独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民间艺术,其制作工艺在全国众多剪纸中独树一帜,这种剪纸不是“剪”,而是“刻”,它是以薄薄的宣纸为原料,拿小巧锐利的雕刀刻制,再点染明快绚丽的色彩而成,其基本制作工艺为:设计造型—薰样—雕刻—染色。
蔚县剪纸
是全国唯一的一种以阴刻(取线留面)为主的点彩剪纸,素以刀工精细,色彩浓艳而驰名,所谓“阳刻见刀,阴刻见色,应物造型,随类施彩”而成。蔚县剪纸大部分出自世世代代不知名的农民艺术家之手,种类有戏曲人物,鸟虫鱼兽,还有对农村现实生活的描绘等,这些作品构图饱满,造型生动,色彩璀灿,浑厚中有细腻,纤巧里显纯朴,把它贴在纸窗上,透过户外阳光的照射,分外玲珑剔透,五彩缤纷,显得特别的鲜灵活脱,别具着一种欢快,明朗,清新的情趣。
蔚县剪纸
题材广泛,意寓深长,生活气息浓郁。有的是人们对吉祥幸福的祈纳,有的是人民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及人物;还有用于四时节令、婚寿礼仪等庆典。每一件作品都十分生动、有味、耐看。百幅戏剧脸谱,剪纸挂历,台历,金箔剪纸等多种产品,进一步提高了蔚县剪纸的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
山城百姓过大年
有一句民谣如此形容张家口人是如何过大年的: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掸尘土;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灶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去沽酒;三十日,黑夜坐一宿;大年初一出来走一走。
在张家口,一进入腊月,人们就该盘算着这年的大年该怎么过了。各家先是开始清扫房屋,拆洗被褥,接着,男男女女赶紧剃头理发,因为在这里有正月不能理发的禁忌。接下来,就是做豆腐、压粉条,动干锅炸麻花,蒸年糕、蒸馒头,许多人家要在腊月里置办上半个正月的饭。而一到正月,尤其是初一到初十,各家各户不能吃“赖饭”,即不好的饭,天天吃腊月里置办的年饭,预示着来年天天有好饭吃。
等年饭置办得差不多了,又是该“办大年”的时候了,“办大年”就是买年货,花生、瓜子、红枣、核桃、糖果、点心,有钱的人家再买些鸡鸭鱼肉,还有过年的花炮,这就是办大年了。
进入了腊月的二十七八了,就开始贴对联了。许多庄户人家,把红对联贴满整个院落,鸡窝上、猪棚旁、甚至农用拖拉机上也要贴个“一路平安”。庄户人家并不注重对联里写着什么,就是图个喜庆、红火。
除了贴对联,许多人家还要贴好多大纸、常千,大纸就是把红黄蓝绿各色彩纸裁成七八寸见方的纸块,再把剪成齿状的三四寸纸条粘在其两个下角,四块一幅,每块纸上写一个字,照字的顺序贴在门头上,如“春满人间”等,犹如对联的横幅。常千,就是用彩色的纸裁成略小于大纸的四方块,纸面上镂空各种图案,而后各种花色成排搭配贴到房檐下,晾衣绳上,把整个院打扮得五彩缤纷。
到大年三十儿下午,就是每家要好好吃一顿年夜饭的时候了。吃年夜饭之前,要放个二踢脚炮,农家把一些贡品摆在院落一个干净的地方,意思是请神主,忙了一年了,他们要让神主先享用年夜饭,之后他们再吃。到了晚上,每家的家庭主妇要把家里人初一要穿的新衣服全部从柜子里拿出来,把要准备的年货也统统拿出来,因为,三十儿这天晚上是不能开箱开柜子的,也不能揭瓮揭缸,老人们说,这样做是免得放走了“金马驹”。
三十儿这天,大人小孩都一宿不睡,有的玩牌、有的窜门拉家常,这就是“熬年年”。而到了快五更天的时候,大人小孩们穿上新衣服,到院子里拢上一堆火,俗称“拢旺火”,旺火一着,鞭炮、二踢脚、花炮就开始燃放,新的一年在爆竹声中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