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童曙泉“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进入2007年,这句话是市民中流行度最高的一句话,作为“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全民动员的响亮口号,它已深入人心。普通市民学英语,做文明热情懂行观众,窗口行业服务员100%接受奥运培训,70万名志愿者引导市民讲礼仪……文明风来满城春,“人人东道主”的局面正逐步形成。公共参与:
2008年500万人能用外语交流
上个星期,家住华威里的赵奶奶在首都图书馆广场遛弯儿,遇到了一位要去世界公园迷路的苏格兰男孩,她主动问孩子是否可以帮忙。
虽然说了两遍才让男孩听明白去世界公园的路线,赵奶奶还是很兴奋,第一次用英语给外国人指路就成功了。当男孩用英语说“北京的奶奶真棒”时,“东道主”的感觉立刻在赵奶奶心中油然而生。她不住地和同伴说:“每位北京市民都代表了我们中国的形象。”
在过去几年中,从不到十岁的孩子到70多岁的老人,都以极大的热情开始学习外语。每年“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举办的外语周活动,总是能吸引十多万市民前来“实战”。不少人的愿望都非常简单:2008年遇到外国朋友迷路了,可以给他们指路;遇到对北京历史感兴趣的,就用外语给他们介绍。据市民讲外语活动办公室介绍,目前全市外语人口已达400多万人,2008年全市外语人口预计能达到500万,外语人口的标准,就是可以用外语与外国人进行日常对话。
在参与迎奥运中奉献,在奉献中收获快乐的,还有北京市商业、公园、景点、旅游、环卫等11个窗口行业、5万家主体单位的87万名职工。他们在奥运培训中,学外语、练技能、展微笑,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优质的服务。窗口行业培训目前已经纳入到文明行业创建之中,并组织编写了《北京奥运会窗口行业员工读本》及培训大纲,建立并逐步完善了协调通报、评比考核、监督检查、行风调查等系统配套的规范管理运行机制。商业服务系统4万员工接受英语培训,2万员工接受手语普及培训。有耕耘就有收获,现在全市已涌现出300多个首都文明服务窗口和483个首都文明服务明星。
在北海、颐和园等市属公园,不少员工除了英语外,还学习了另外一门外语。2006年11月中非合作论坛期间,当北海公园吴庚新园长用西班牙语向赤道几内亚总统等贵宾问候时,令总统格外惊喜,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今年,本市窗口行业职工将100%接受奥运培训,他们用这种方式,为营造优美的人文公共环境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市还活跃着超过70万人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真诚微笑、文明行为引导更多市民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2月11日首个“排队推动日”,有12万名志愿者走到街头、商场、车站,引导百万市民加入自觉排队的行列。志愿者还奔赴各个公园,和游人一起合唱文明礼仪歌曲,为游人献上最甜美、真诚的微笑。“作为一名志愿者,在参与文明礼仪宣传活动时,能更深体会‘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感觉自己正和这个城市的脉搏一起跳动。”首都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小吕说。
在这个学期的最后一天,全市一百多万中小学生为自己的家长当了一回宣传文明的志愿者。除了成绩单、奖状外,他们选取了一句迎奥运文明行动口号带给家长,和父母“小手牵大手”,共同提升文明素质,为城市文明建设做贡献。在海淀区实验小学,不少正准备接孩子的家长在班会现场就领到了孩子带给自己的一句话。三年级5班李泽源的妈妈李丽萍收到了儿子送上的“为祖国增光,为奥运会添彩”。她笑着说,有这句话提醒,寒假带孩子逛庙会、商场时一定更加注意文明行为。负责德育工作的赵璐玫副校长表示,活动使文明教育延伸到家庭,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顺义区“环境建设金点子”征集评比,吸引了数万人参赛,评出“环境建设金点子”1022个。市08环境办主办的“我喜欢我设计——城市家具设计大赛”,吸引了1000多名普通市民参赛,为未来城市设计献上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越来越多的市民,正参与到文明建设中来。
公共观赏:
培养热情懂行的观众
“观看比赛时热情‘过度’是不合礼仪的。”首都文明办主任张慧光说,“比如,在自己喜欢的运动员或者球队失利了,就喧哗、喝倒彩、使用不文明语言进行攻击等等。”为了给世界各国运动员提供更好的比赛环境,本市在市民中进行了这方面最广泛的文明礼仪教育。
“公共观赏中存在着‘传染’现象,即在赛场等大型公众场合,一旦有人带头‘京骂’,很容易使其他人跟从。”专家分析说。不过,利用这种“传染”现象,首都文明办在2006年因势利导想出了一个带动文明观赛的办法:每场大型足球比赛的间隙,邀请一位演艺明星演唱文明礼仪歌曲,带动现场气氛,引导球迷自觉遵守文明看球公约。
据介绍,通过明星代言文明观众、发放文明观赛手册、组织“绿色啦啦队”、评选“文明球迷”等活动,北京球迷目前已经能做到赛前奏《国歌》自觉起立、退场不留垃圾,不文明的“京骂”也得到有效遏制。今年,本市将继续大力加强赛场文化建设,以啦啦队、赛场音乐、口号、标语、道具等方式,营造统一、和谐、热烈、文明的赛场文化环境。
“观看竞技体育比赛,光有热情显然是不够的,观众还需要懂行,才不会干扰运动员,维护赛场气氛。”专家们介绍说,“我们过去就发生过羽毛球赛场用闪光灯拍照、网球场喝彩等不合礼仪的行为。”
为了在市民中培养懂行的观众,在过去的几年中,市社科联每年举办200多场人文奥运科普讲座。《志愿者读本》、《窗口行业员工读本》、《残奥会读本》等十多本奥运知识普及图书编辑出版。今年,全市将开展“奥运大讲堂”每周一讲活动,组织宣讲团进社区、进村镇、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工地,宣讲奥林匹克知识,传播人文奥运理念。奥林匹克示范校要发挥更大作用,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同心结”活动。
正式的体育比赛是培养懂行观众的最有效方式之一。丰台区方庄的13岁小姑娘边菲便是在去年现场观看一场女垒世锦赛四分之一决赛时,才第一次搞明白“本垒”是什么意思的。2006年,丰台区抓住女垒世锦赛的契机,编创了沙包打垒游戏,对12万现场观众、区内50%的市民进行了奥林匹克精神和垒球知识培训。据介绍,今年本市将实施“热情懂行——迎奥运赛场文明行动”,围绕今年北京举办的20多项奥运项目测试赛,掀起奥林匹克教育热潮。开展“文明赛场大演练”活动,按照测试赛区域布局,以奥运会主赛场为中心、五棵松赛区、顺义赛区、昌平赛区为支点,以区县和高校为单位,组织赛前观众宣传教育,培育热情懂行的文明观众;发挥各专业体育单项运动协会和球迷协会的优势,培养项目运动爱好者。
2008年,北京将以更优雅、文明的姿态迎接奥运会的到来、迎接全世界的朋友。RJ061
图一:市民积极参与“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文明行动。
本报特约摄影吴强RJ136
图二:日前,和平里街道举办“文明迎奥运、欢喜过大年”社区文化艺术节。71岁的退休老干部朱淑英,把自己利用两年时间精心制作的近30幅中国传统手工艺布贴画也拿到现场,并热情地向观众介绍得意之作《福娃迎奥运》。汪福春/文张燕起/摄RB160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