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我省气象部门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气象工作的科技内涵。今年起,他们重点在天气、气候、生态与农业气象、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业务轨道方面确定了12项重点科研项目。通过近一年的开发研究,目前我省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全省气象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
为了尽快建立研究型业务,今年初,省气象局确定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研究、短时临近天气预报预警关键技术研究、森林火灾监测预警系统、生态与农业气象监测预警评估系统、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气候与气候变化业务系统建设、雷电监测预警业务系统、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公众气象服务效果评价研究、高等级公路交通运行气象保障系统、应急移动气象台、雨情信息共享平台等12项重点科研项目。并同时确定了课题牵头单位,指定了课题主持人,要求每个科研课题要边研究边应用。
在推进资源共享,提高气象资料的使用效率方面,今年以来,我省气象部门已经建立了核心数据库系统、海量存储系统和数据共享平台。同时还建设完成了农垦森工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全省各地气象部门相继投资3000多万元,建设完成了800多个乡镇自动雨量站,密度覆盖了所有乡镇,全省雨情信息平台已初步建成。其中牡丹江等地已经建设到村屯,有些市地还在易发生灾害的地区加密建设了自动雨量站。截至目前,全省13个地(市)气象局已全部建设完成了可视化会商系统,佳木斯、黑河、牡丹江等地已经完成县级系统建设。今年汛期,有关部门利用该系统多次开展了松花江、嫩江流域三省的应急会商,对预报会商和决策服务过程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我省还对已有的5部多普勒天气雷达重新划分了雷达警戒区,以使其能够发挥更大作用。那些没有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市、县气象局则建立了等效雷达。大兴安岭、齐齐哈尔、牡丹江、大庆、哈尔滨等市地局还同相邻的内蒙古、吉林等省(区)的有关台站进行联防,实现雷达监测、雨情等信息的共享。
为了拓展生态领域的气象服务,省气象局今年在大、小兴安岭5个气象观测站开展了森林植被含水量观测,进而形成林木情况监测网。在原有酸雨和紫外线监测等的基础上,开始进行黑炭、一氧化碳、气溶胶等与公众健康和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大气成分观测。
此外,省气象局还与其它部门积极展开合作,如与省公安厅和交通厅联合开展全省主要城市及公路沿线交通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省农业委员会联合开展了农业气象和生物灾害预报服务,与省教育厅在全省中小学校联合开展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省卫生厅联合编制《黑龙江省非职业性一氧化碳中毒事件应急预案》。
(黑龙江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