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者言
“过完年回上海,我还要捐骨髓”
早报记者 罗燕倩
透过采血车的窗户,阚黎新能看到上海站拥挤的人流。“即使没有座位,即使凌晨2点发车,可我今天终于能回家了。
”献好200毫升的血后,阚黎新精神状态异常好,笑得一脸灿烂。
现年38岁的阚黎新,从家乡徐州来上海已有10年之久,谈起自己的工作,阚黎新笑着说:“我的厨师工作已上轨道,生活也一年比一年好。”
已经有3年没回家了,可阚黎新说:“即使10年不回去,我也忘不了家中的一草一木。”
从2月5日开始,阚黎新便和同事张罗着购买回家的票。昨天,阚黎新终于拿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车票,“我刚到售票口便有张退票,真是太巧了,即使没有座位,即使凌晨2点发车,可我今天终于能回家了。”此时距离阚黎新出发还有整整12个小时,他紧紧地捏着车票思索着该干些什么。
“你的血型是O型血。”验血的医生说,这是阚黎新平生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血型。阚黎新从售票处出来没多想便径直走到采血车前。
说起无偿献血的动机,阚黎新的想法很朴素。“能用自己献出的血来救人使我感到无比光荣。”
话虽如此,献血之前,阚黎新还是显得很紧张。扎针时,紧张的阚黎新把头扭了过去,尽力不去看被扎的手臂和缓缓流出的鲜血,整个采血过程,他都没敢正眼看一眼采血的针头。
不一会儿,阚黎新第一次的体验中,他的200毫升鲜血被成功抽出。
献血完成后,阚黎新甩了甩胳膊,“没事,一会就好了。现在知道我是O型血,今后可得多献几次了。”阚黎新还悄悄地告诉早报记者:“等回来了我要还去献骨髓,万一能配上对了,我可就能救人一命呢。”
献血故事 学好技术就来上海 早报讯 来自四川南充、刚刚高中毕业的简刚穿着一身笔挺的蓝色西装,捋起袖子,稚嫩的眼神里没有一丝胆怯和犹豫:“早就想献血了,但去年9月才拿到身份证,所以这次逮着机会就赶紧献了,我想如果有一天我需要输血,别人同样也会帮助我的。”
19岁的简刚已经为自己的人生做好初步的规划:“今天是刚坐火车到上海看望一个朋友,接下来就要去安徽学习电脑维修知识,然后会去念电大,等学好了技术,将来我要到上海工作,因为这是个大都市,在这里工作会有很好的发展。”吴洁瑾
想看一场上海的雪 姓名:刘雪琼年龄:19岁来上海看朋友,呆了不到一天
早报讯 19岁的深圳小姑娘刘雪琼看到那根粗大的长针扎进细嫩的血管时还没有任何反应,直到有深红的血液缓缓流入塑料管时,才发出一声惊呼:“好粗的管子啊!”
不过小姑娘很快便镇定下来,对着朝她拍照的摄影记者调皮地喊“把我拍得美一点”。雪琼说她是第一次献血,不过是第二次来上海了,这次只呆了不到一天的时间。“昨晚刚从深圳飞到上海,晚上9点40分才到,只来得及看望一个在上海的朋友,下午就要转5点20分的火车回安徽宿州了,去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
问及对上海的印象,小姑娘调皮地说“太容易迷路了”,不过在后来的登记表上,她留下“想看一场上海的雪”的秀丽字迹。吴洁瑾
“无偿献血庆祝18岁” 姓名:陈瑞年龄:21岁籍贯:上海 早报讯 21岁的陈瑞话不多,捋起袖子献出了200毫升的血,在他看来“这算不了什么。”
和大多数即将返回家乡的无偿献血者不同,陈瑞是个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来到火车站不为赶火车,不为买火车票,就为了这次无偿献血。原本打算在上海火车南站献血的陈瑞几经周折没能找到采血车,在南站兜了四五圈后,又再次乘坐地铁来到上海火车站南广场,在这里实现心愿,提到献血的动机,陈瑞回答道:“我没有想那么多。”
临走的时候,他说,过几天他的表弟就满18岁,可以领到身份证了,“我要拉他过来献血,用无偿献血庆祝18岁。”陈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