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去“猪”来之际,神州大地喜气洋洋,而经济版图则悄然发生变化。今日从市统计局获悉,2006年,合肥主要经济指标总量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拉萨市、台北市未统计在内)中的位次,呈“六进二平”态势,除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处于第18位外,其他指标位次都有所前移。
GDP前移1位
2006年,我市和太原市都跨入GDP超千亿元城市行列,且我市总量超出太原60.5亿元,居省会城市第17位,比上年前进1位。该指标在中部省会城市居第5位,比第4位的南昌市(1184.57亿元)少110.71亿元;排在前3位的是武汉2590亿元、郑州2001.5亿元、长沙1790.66亿元。
“规模以上”前移2位
合肥去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63.22亿元,由第17位前进到第15位。2005年我市的这一指标比西安和太原分别低22.87亿元与4.08亿元,2006年已分别高出9.42亿元、21.63亿元。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在武汉(880.53亿元)、郑州(723.01亿元)和长沙(418.84亿元)之后,居第4位,同比前移1位,后2位是太原的341.59亿元、南昌的304.65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前移4位
2006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4.80亿元,居省会城市第13位,比上年前进4位,超过哈尔滨、福州、南昌和昆明。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排在武汉、长沙、郑州之后位列第4,同比前移1位。
进出口总额前移1位
全年进出口总额48.76亿美元,居省会城市第9位,比上年前移1位,超过石家庄。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我市进出口总额处于第2位,同比位次不变;武汉进出口总值为80.12亿美元,是我市的1.64倍;太原为41.12亿美元,长沙、南昌和郑州都不足30亿美元。
预算收入前移4位
2006年,我市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9.40亿元,在省会城市中排位第14,同比前进4位,超过石家庄、长春、南昌和贵阳。在中部省会城市中,武汉、郑州、长沙稳居前三位;武汉的财政实力最强,达到178.60亿元,郑州、长沙两市分别为176.03亿元和132.83亿元;我市处于第4位,比上年前移1位,2005年少于南昌0.64亿元,2006年多出11.29亿元。
农民纯收入前移1位
我市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90元,虽超过省会城市中的昆明170元,比上年前进1位,排在第21位,但仍是中部6个省会城市中唯一低于4000元的城市,且比第5位的南昌少702元,与突破5000元的长沙和郑州相比,差额达到1963元与1869元。
上升压力仍大
成绩来之不易,也令人高兴,但市统计局人士冷静地提醒,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在中部城市虽高于太原与南昌,但与前列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仅相当于武汉的41.3%,郑州的5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虽增长较快,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还不够高,总量处于中下游水平;受多方面条件制约,我市的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收入水平一直不高,排在中部末位。(谷瑾琼、瞿晓路)
来源:
合肥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