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节日期间,官员慰问贫困户已成为传统习惯。有一则来自河北邯郸市的新闻:报载,该市去年不仅提高了慰问标准,而且要求慰问金必须由进行慰问的各级领导干部个人捐助。慰问金应该由公家出还是”掏个人腰包“?逼官个人掏腰包捐助会不会弄巧成拙,造成“捐助猫腻”?网友“亦菲”和“耿银平”发表了不同看法――
(网友:亦菲)
在时下生活中,人们不难看到,一些基层的捐助尤其是负责官员、权力部门官员的捐助往往是变味的。
诚然,官员自掏腰包捐助贫困户也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行动。这种行动与社会捐助是相得益彰的。但是,一旦采用“必须”的手段去强迫官员个人捐助,而不是采取鼓励的办法去引导官员个人主动捐助,那么,事情可能会走向反面,既引起官员尤其是基层官员的反感,还会引发如上述那样的“捐助猫腻”。须知,时下我国不少地方基层尤其是内地,基层官员工资收入仍较低,生活并非属宽裕一族。因此,强迫官员自掏腰包捐款也有一个与现实状况不太适应的问题。详细
(网友:耿银平)
过去“送温暖”,多是“官员风光,政府埋单”,换言之,官员拿着纳税人的钱往自己脸上贴金。所以,群众虽然表面感激,内心却颇有微词:这种温暖温度不够高,有点虚假。――政府“表达真挚爱心的送温暖初衷”并没有达到。而今,“自费送温暖”中,群众得到的救助都是干部自己的钱,但就情感而言,不管数量多少,群众首先就非常感动,“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温暖来自干部体温,这种发自肺腑的温暖才是群众的最好的“心理火炉”。彼此信任、坦荡无私的干群关系自然呈现。
在“送温暖”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重头戏,“送”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成为了有些领导干部关心群众的“秀场”,成为轰轰烈烈的关心群众的“高调新闻”,“送温暖年年搞、米面食油加钱包,无非还是老一套”,送去的物质并不一定就是群众的最需要的东西,工作很粗放。因为一切都是国家买单,巨大的经济浪费也没有人心疼,捐助效率非常低。而今,一切费用都要自己拿,干部们就不得不认真反思过去送温暖中的各种不良行为,不得不盘算经济成本,国家经济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节约,捐助细节考虑群众的生活迫切需要,形成了你有所需、我有所助的细节性救助关系,形式主义得到改善和纠正。详细
更多声音:
欢迎广大网友来稿继续参与讨论!
也可以将稿件张贴在先锋论坛
(责任编辑:塔立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