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沈阳2月18日电(记者 姚剑锋)11岁的李思雨收到了父亲李振光送给她的春节礼物——IPOD(MP3),这是她过去一年梦寐以求的。
“现在孩子的礼物可比我那时高级多了!”今年36岁的李振光说,“1986年春节,那年我15岁,收到了我有生以来的第一块表,那是妈妈花了不少钱托人从香港带回来的黄色塑料壳电子表。
李振光的记忆在中国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中具有代表性。过去20年,电子产品占据了中国人春节礼物的重要位置。
上世纪80年代,不同样式的电子产品代表着时髦,它们可能是黑白电视和单缸洗衣机、傻瓜相机、双卡录音机、彩电和双开门冰箱。昂贵的价格使它们无法成为孩子的礼物。
对80年代出生的曲辉来说,玩具式的电子产品使春节礼物回归了本来的意义:不再担负着家庭电器普及的重任,只是给孩子的一个惊喜。
“我印象里的春节礼物好像都和玩具有关,是大人对小孩这一年来听话和好好学习的一种奖赏。”曲辉说,“比如小时候的遥控车和小火车,后来玩俄罗斯方块的掌机,插卡玩的学习机,我印象最深的是1990年收到的一台游戏机。”
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国产彩电的风光,中国内地市场卖出了至少500万台电视游戏机。至于学习机,则是电脑为公众所熟知之后,一些厂商给电视游戏机配上软驱和键盘,当作一台最简单的“电脑”来卖——尽管它只能用来打字。
传呼机也是在这个阶段走进中国人的生活的。那时,很多人的春节礼物,是一台数字或者汉字显示的BP机,“有事call我!”也成了都市里的流行语。
随时可以回复传呼助推了“大哥大”的风行,那时绝大多数人只在香港电影中看到过。“我太太1991年春节跟我去市场买了一部‘大哥大’送给我做礼物,花了2万多元。”49岁的老板马佑华回忆说,“电池特别耐用,几乎用一周也不用充电,拿在手里也不怕丢,就是太贵了,我做半年的生意才能赚回来。”
1996年以后的春节,去商场买一台VCD,过年看看VCD电影成为了许多家庭的选择,那以后VCD的产量也不断激增,2000多元的价格一下就变成几百元。
到了2000年,另一个更酷的春节礼物出现了:手机。此后3、4年时间里,可以发文字短信的手机彻底革掉了传呼机的命。“2001年春节,我丈夫给我买了一部摩托罗拉手机,虽然花了2000多元,但是话费是2毛钱每分钟,发短信只要1毛钱,还是挺划算的。”32岁的外企员工王悦欣说,“我的摩托罗拉呼机当时买了1年多,花了1600元,想卖却卖不出去,到现在还在我的抽屉里呢。”
王悦欣家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电子产品,对她来说,现在似乎像20年前一样,又是一个电子产品大规模进入家庭的年代。她指着家里的家庭影院说:“这是2002年买的,看大片非常棒。”王悦欣还在畅想着明年的春节礼物:一台双核笔记本电脑。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电子产品的降价,购买更加时髦“电子年货”,没有什么不可能。
(责任编辑:黄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