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观庙会上,游人在打金钱眼。
800年,北京的庙会历史悠久。
有庙才有庙会。庙会的起源绝大部分是源自宗教祭祀,逐渐发展为宗教祭祀、民俗娱乐、商业活动为一体。据《北京庙会》一书中记载,北京地区的庙会起源于辽代,从元末明初开始发展,兴盛于明清两代。后因战火,衰败于抗日战争。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又陆续恢复发展。
比起故宫、北海、颐和园,庙会的生命力和吸引力或许更为强大。因为庙会上展现的风土人情同样根植于历史,而且更加惹人亲近。
元代白云观就有庙会
史料记载,最多时北京地区庙会每年近30个(也有专家认为是60多个——编者注)。过去用老话讲按地域划分为“井子里”和“井子外”,即城里和城外,如城里有白云观庙会、东岳庙庙会,城外有丫髻山庙会、妙峰山庙会等。
白云观坐落在西便门西,素有北方第一大道观之称。
白云观庙会以开放时间最长,香火最旺盛,最具特色享誉京城。据史料记载,白云观庙会兴起于元末,成形于明代,最盛于明末及清代。最初时规模较小,仅在庙门外有小规模的表演,还掺杂各种活动,如摆摊算命,变戏法。从明代开始,庙内庙外均有庙会活动。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九日开放庙会,为期十八天半,是北京地区开放时间最长的春节庙会。
北京民俗委员会副主任、民俗专家王作楫介绍道:“白云观庙会有两项历史悠久的传统活动:摸石猴和打金钱眼,也是庙会最热闹的活动。至今都是游客们最热衷的节目。”
白云观山门的内圈有一弧形石雕装饰,石雕右下方有一石猴浮雕。传说人们摸了它可以祛病、避邪。因此,每年庙会都会有大量的游客排队摸石猴,现在石猴几乎要被磨平了。摸石猴开始于清初,当时的人们认为,这样可以免灾、祛病、避邪、求福。“现在大伙就是图个吉利。”
进入山门,第一层院子有座石桥,名曰:窝风桥。窝风桥下的桥洞里吊着一枚大铜钱,铜钱孔中有一只小铜钱,上书“钟响兆福”四字,传说如果能用手中的硬币投中铜钱,就能心想事成。
白云观庙会的最大特点是结合道教节日的祭祀活动。正月初八的“顺星”日,正月初九的玉皇大帝诞辰,都有相关的祭祀活动。正月十三至十七为“灯节”,即俗称的“上元节”。在灯节时,白云观殿外墙壁上高悬纱灯,灯上绘有《封神榜》、《精忠传》、《西游记》等故事,让人留连忘返。
在正月十九日上午举行的“宴邱会”也叫“燕九会”。香客游人摩肩接踵,邱祖殿香火极盛,庙内有盛大法会。庙外四周除有出售各种玩物、小吃的摊贩之外,还有扭秧歌、踩高跷、耍狮子、龙灯、跑旱船的、赛马射箭的、作樗蒲戏的,人们对此称为“耍燕九”。它与新春厂甸、上元观灯同称“上林盛举”。
丫髻山庙会京东最大
过去庙会有句老话:“三山五顶供娘娘,唯有天泰供魔王。”
三山分别是京东平谷的丫髻山,京西门头沟的妙峰山,石景山区西北部的天泰山,天泰山曾有座魔王殿,传说供奉的是清顺治帝的肉身,上世纪30年代,冯玉祥将军曾三次上山参观,后毁于战火。五顶是北京城区的东西南北中方向的五座娘娘庙。三山五顶供的都是道教的碧霞元君,是一位民俗神,主要是求子求福。历史上天泰山和五顶等都曾有过丰富多彩的庙会活动。
在丫髻山山门前三皇殿东侧,有清朝康熙皇帝题的《丫髻山玉皇阁碑记》,碑文写道:“距京师百里有山,曰丫髻,隶怀柔县。两峰高矗,望之如髻,故得是名。自元、明以来,号为近畿福地。因上有碧霞元君之祠,是以每岁孟夏,四方之民会此祈祷者,骈肩叠迹,不可胜计。”丫髻山庙会的盛况可见一斑。
丫髻山分东、西两顶。东顶建有玉皇阁,内奉玉皇大帝塑像;西顶建有碧霞元君祠,当地人称为娘娘庙。东西两顶之间建有三座大殿,称三皇殿。三皇殿右前方有钟楼;左侧有鼓楼,与钟楼遥相对应。
据《平谷县志》记载,丫髻山庙会为京东最大庙会,明嘉靖时即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明代以农历四月十八为进香日,会期5天,清初改为四月初一至四月二十,会期20天,是北京地区娘娘庙中最长的庙会,现在庙会为四月初一至初十。庙会期间,北京城内,大兴、通州、顺义、密云及河北省等方圆数百里的人们纷纷前来朝山进香,清内务府照例派官员前来主持祭祀。
“在清朝中前期,丫髻山几乎成了皇家祭祀场所之一,康熙、乾隆曾多次亲临拜祭,雍正曾下旨每年拨款修缮,道光时曾制碑。”原平谷党史办主任胡尔森介绍道。
庙会时,山上进香,山下表演。民间花会表演有开路、五虎棍、中幡、大鼓、高跷等,还有各种民间善会和香会。丫髻山现存碑刻中,还有15座为各种善会所立。俗语说:“卢沟桥的狮子,丫髻山的碑。”丫髻山的碑绝大部分都是过去庙会祭祀时所立,上至皇帝,下到平民百姓,数也数不清,现存的只有清初至民国年间的几十座。
《绿谷》杂志编辑部编辑岳清禹的爷爷岳松曾就是当地龙灯会的会头,他记得小时候看爷爷扎龙头,带领会员一起舞龙。龙头是用竹子和布为材料,用麻绳扎紧,再用颜料画上龙的模样。一条龙需要十几个人配合,表演一般是两条龙一起,可以摆出很多造型。“不但要在山下表演,还得耍着龙上山,非常辛苦,但很好看。”岳清禹说。平谷地区至今还有中幡花会、狮子花会、十不闲花会、高跷花会等。
过去丫髻山庙会最有名的善会为“一山善人”灯会。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京城德胜门内涤见胡同袁土库夫妇,捐募灯笼108盏,排列成“一山”二字,悬于娘娘顶上。后有人组建善人灯会,施舍灯笼,组成“善人”二字,与“一山”组成“一山善人”四字,远隔数里都清晰可见,成为丫髻山庙会最大看头。
路人皆指东岳庙
借问祈福何处好,路人皆指东岳庙。
福文化是东岳庙庙会最大的特点:买福牌,挂福牌,带福还家。这套传统习俗距今至少有300年历史。
东岳庙建于元末,属于道教正一派,已有600多年历史。东岳庙庙会是北京最古老的庙会之一,早在明初就已兴起,明清时达到高峰。据史料记载,东岳庙庙会在上世纪30年代仍很兴盛,每年总共有44天的庙会时间。其中以春节和东岳大帝诞辰两次庙会规模最大。抗日战争时庙会衰败,1945年曾短暂恢复,1949年停办。上世纪90年代开始恢复春节庙会,连续举办至今,今年已经是第九届。
庙会期间,庙内和庙外均有活动。庙内为传统民俗活动,如始于明朝的打金钱眼和浴盆洗目,始于清代的摸铜骡和摸瓷马。
浴盆洗目是东岳庙庙会的特色项目,始于明代。据王作楫介绍,浴盆洗目是用庙内大盆里的水洗眼睛,寓意明目。“明朝时用的是大石盆,清朝改为大木盆。上世纪30年代,一个朝阳门外的腌菜店老板把木盆买去作腌菜了。”聊起历史,王作楫无不惋惜。
铜骡就是四不像,瓷马是用香灰作的。老百姓认为,摸了铜骡和瓷马的哪个部分,自己身体相同部位就可以去病。
带福还家是庙会的最大特点。一般是老百姓买一套福牌进庙。一套福牌由2面木制福牌组成,一面写上名字挂在庙里,另一面带回家,寓指带五福。老言故语:“福禄寿喜财,统统带回家里来。”
庙外则是一些传统武会表演,如高跷秧歌,五虎少林棍,中幡,吵子会等。据介绍,吵子会就是由16个人拿16对大镲组成,分别击打,热闹非凡。分为单打,双打,群打,飞打。其中飞打已经失传,就是两人隔着3米远,将大镲对扔,在空中击打。
东岳庙还是行业祖师信仰场所。各行各业都将自己的祖师供奉在此。过去进京的粮食都要走漕运到朝阳门,朝阳门外有很多粮仓,东岳庙就供有北京地区唯一的仓神——韩信。“因为韩信当的第一任官职是仓官,后来又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所以被奉为仓神。”王作楫解释。
行业祖师信仰催生了很多民间香会,如掸尘老会,蜜供会,三伏净水会,敬惜字纸会等。掸尘老会是老北京玉器行业的香会,负责所有香会活动,庙会开始前搞卫生。敬惜字纸会则是在庙会期间负责捡纸,维持庙内卫生。
妙峰山庙会有三多
妙峰山庙会有三多:香道多,香客多,香会多。民俗研究者称其为三香文化。“妙峰山最大的特色是能看到保留较完整的香会表演。”妙峰山景区经营管理部经理王德凤说。
据介绍,京西民俗庙会历史有400多年。妙峰山娘娘庙建于明末,有文字可考的是位于娘娘庙前一块康熙二年的龙头会碑,记载了至今已失传的一个古老香会——二人老会的。
妙峰山庙会兴盛于清末,分为春庙和秋庙。春庙时间为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妙峰山开山半个月。京都的善男信女们都去进香朝顶。北京西北大道上,日以千万计的香客络绎于途,有的以黄布包头,有的头戴“朝山进香”大红绒字,边走边喊“虔诚”!
香道多是妙峰山庙会的特点之一,妙峰山进香从古至今有五条香道。
中道、中北道、老北道大概十七八公里,南道大概20多公里。旧时每年春庙时,各条香道上全是进香祈福的游人,经常是走3天,络绎不绝。据《燕京岁时记》载:“每届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人烟辐辏,车马喧阗,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以各路之人计之,共约有数十万……香火之盛,实可甲于天下。”
前来妙峰山进香的香会数目也十分庞大,现有记载的有150多档香会来过,又分为文会和武会。文会负责设点服务,如沿途的粥棚、茶棚、馒头棚等。武会负责表演,如高跷、秧歌、中幡等。
每年妙峰山庙会最大的看头就是香会进香。一般分为三拨。第一拨是修道会、清道会等香会,提前一个星期左右开始进山工作,修理道路,清理卫生。第二拨是庙内服务的香会,如掸尘老会、献供会、糊棚会、鲜花会等,提前两三天进庙工作,扫除灰尘,修补窗户、顶棚,将面贡、水果、鲜花等贡品放好。第三拨是各种茶会、粥会,提前两天左右开始在香道沿线设点,给进香的香客免费舍茶舍粥舍馒头,提供服务。
香会又分为行香走会和坐棚香会。行香走会由会头带领,手拿三角会旗,敲锣打鼓,边走边表演。遇到路边摆棚设点的坐棚香会,就必须停止表演并打知,也就是打招呼,交换名片。“一般是见门参门,见会参会,见茶棚参茶棚。规矩很多。”王德凤说。同时,上山进香的香会遇到下山的香会时,“回香让保香,就是上完香的要让进香的。”到了山下一里处的灵官殿,香会必须报号,才能进山。
解放后,传统庙会逐渐走向衰亡。随着社会发展和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庙会逐渐被新的商业形式和新的商业网点所取代。1951年,隆福寺庙会旧址上建立了永久性市场。妙峰山、白云观等以烧香敬神活动为主的庙会也逐渐停办。1963年的厂甸庙会是最后一次规模比较大的传统庙会,当时,年货摊从和平门一直摆到虎坊桥,盛况空前,但第二年就因其影响交通而停办了。“文革”开始后,所有庙会都停办了,传统庙会走向终结。RJ206
字体显示:大 中 小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