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放
过年前,来自安徽芜湖的武女士在当地媒体上公开征集留守温州的外乡人拼桌吃年夜饭,在温州媒体的牵线搭桥下,来自安徽、江苏、江西、贵州、四川、河南等六个省份的10个外乡人聚在了一起,武女士成为温州第一个拼桌成功的人。
像武女士这样的温州外乡客蛮多的,他们纷纷在“温州论坛”、“天下温州”等网站上征集留守的外乡朋友拼桌过年。最初要求拼桌的报名人数超过百人,来自五湖四海、各行各业。害怕过年的孤独,几乎是所有报名者共同的原因。经过武女士的筛选,最终确定的这些人中有打工的,有开花店的老板。他们每人交了100元的年夜饭“份子钱”。
记 者 唐泽文
本报讯“我们十个人围成一桌,坐得满满的,好热闹啊!”昨天下午,留在温州过年的武女士兴奋地说,这顿年夜饭吃得真香,每个人都很高兴。
大年三十那天下午4点左右,武女士等10人早早地动身,来到温州江滨路上的一家美食坊吃饭。而就在三天前,他们彼此还不认识,可在除夕之夜后,他们成了新的朋友。
两个业务员谈得很投机
连菜都没怎么顾得上吃
与别的年夜饭不同的是,他们在开席前先要作自我介绍。
“我今年56岁了,在温州教人打太极拳。”拼桌的发起人武女士是第一个作自我介绍。一听武女士会打太极拳,几个年轻人笑着说,今后要向她学几招。
接着,来自合肥的小陈说,她在温州呆了五年,在服装店打工。话音刚落,就有人开玩笑说,以后买衣服就要找她了。在美容院工作的小波有些腼腆,低声说她的工作就是洗头,这时候,大家说今后理发都到她那去,排队等她的号子,这样可以让老板重视她。
这些来自四面八方的异乡人大多在温州呆了五六年,对在温州的生活和感受都比较深,酒过三巡,大家的话多了起来。来自安徽的小张和四川的小王都是做销售的业务员,两个人谈得很投机,连菜都没怎么顾得上吃。
武女士说,吃饭前,只有她和这些拼桌的人见过面,其他的人彼此都不认识,起先她还在担心会不会冷场,可没想到大家很快就熟悉了,像老朋友一样谈得很投入。
为了搞得更有气氛些
饭店老板娘还请人写了对联
“大家到温州来工作,能够坐在一起吃年夜饭也是一种缘分,很不容易。”饭店的女老板也赞同这样的过年方式。
为了让这桌年夜饭更有气氛些,她还特地请人写了对联,挂在饭店大厅里,对联的内容是:“辛勤劳动,挥洒汗水,珍惜美好生活;和谐相处,热爱温州,建设第二故乡”。后来她又让服务员多送几个菜,给这桌拼桌的客人。
年夜饭吃完以后,他们又去唱卡拉OK,一直玩到晚上八点多,因为有人要去单位值班,这才分手。
“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吃到过这么好的饭菜,这回也是开了眼界,能交上这么多朋友,实在太值了!”来自河南的小李说。
临别时,好多人都紧紧握手,几个小伙子还互相“熊抱”了一下,他们约定,在以后的节假日要多聚聚,大家在一起,就不会有孤单的感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