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研发,完全依靠现有技术和经验,在现代集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设计人员的努力下,短短几个月内一座能容纳6万人的大型体育场就“拔地而起”。
名为“水晶王冠”的沈阳奥体中心项目,去年3月破土动工,而今年7月就要满足测试比赛的要求。
由建筑学博士赵晨领衔的设计团队,在短短1个多月的时间内就拿出了体育场的初步设计稿。
除克服时间紧的难题外,沈阳奥体中心的结构设计也是该项目进程中的一个棘手难题。
奥体中心东西两侧独具动感的钢结构拱气势恢弘、简洁有力,是对拼搏竞争之体育精神的建筑诠释。但其钢结构工程总用钢量达11850吨,主拱全长360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管桁架结构,其单管最大直径达1.524米。而所有预制看台板底下没有一层现浇板,完全靠架构框架支撑来抵御地震力,这更是全国首创。按常规,这样的结构在实施前需进行相关的研究,由于设计、施工周期紧张,客观上已不允许。“必须利用已有的成功案例和经验解决问题。”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结构设计资深老专家林颖儒告诉记者,“为此,我们借鉴自己完成的几个大型体育场馆结构设计,综合利用大直径钢管相关节点研究,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
再过两天,设计人员还将重返沈阳,不仅仅是因为一期工程的收尾,而且包括游泳馆及网球中心、综合体育馆在内的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沈阳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二期项目也将由该院承担设计总承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