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年春节(1971年1月27日)
最深的春节印象
这一年的春节口号是“过一个革命化、战斗化的春节”。
“不回城市过春节,留在农村干革命”是当时的流行语。城市里通知各家年夜不准放爆竹,以防止阶级敌人乘机破坏……但午夜时分,仍然有鞭炮劈劈啪啪爆响。
严肃的政治气氛并没有完全湮灭过年的乐趣。初一早上,穿着新衣服的小孩子们,踩着爆竹屑,比比谁口袋里的花生、糖果最多;小子们围在一个墙脚或一块石头旁边,左手举一小截土香,右手忙着从兜里往外掏小鞭……
春节前洗澡、理发的人排起了长队。上海一家浴室的煤供应不上,向运输公司求援,劳累了一天的运输工人,立即开车出发。浴室所在地马路狭窄,运输工人耳边响起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导,把煤一筐筐抬到了浴室。
【年货】肉、鱼、蛋、糖、奶粉种类、数量比前一年同期有所增加,各种鲜菜、糕点、干鲜果品供应比较充足。北京市民春节还可以吃到新鲜的西红柿。几挂鞭炮、一把鸡毛掸子、暖水瓶、一些窗纸都是老百姓必买的。北京百货大楼里的手表展销专柜也是老百姓爱看的地方;拥有一台缝纫机、一辆自行车也是那个时候很多家庭的梦想。
【年俗文化】人们大都穿的还是蓝色工作服或绿色军装。过年的一些老习俗在“移风易俗”中慢慢消失了,传统的庙会在很多地方也停办了。样板戏、革命歌曲、革命舞剧、革命电影、纪录片是那一年的春节文化娱乐主题,刚刚拍摄完成的《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彩色影片从春节这一天起在全国各地陆续上映。
【拜年方式】写信、拍电报是远距离拜年的常见方式;朋友、同学之间拜年,见面说的最多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在外工作的子女给父母拜年,时兴说“爸爸同志、妈妈同志,过年好”。
【流行春联】家家户户贴的春联大多数是由家人自写或邻居代写,裁好梅红纸,研好黑墨水,拿起毛笔,一幅春联就写好了。1971年最常见的春联是:“东风浩荡革命形势无限好,红旗招展生产战线气象新”。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