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年春节(1995年1月31日)
最深的春节印象
这一年的鞭炮烟花声最稀疏,大部分城市开始禁止或限制燃放烟花爆竹;铁路春运票价上浮从广东省扩大到上海、北京、成都、郑州等7个铁路局;时尚的年轻人开始盘算“春节旅游计划”,先富裕起来的家庭有了买车的打算……这一年的春节散发出“个性化、多元化”的味道。
【年货】在置办年货的名单里,最受欢迎的是“金童玉女财神爷”和大大的“福”字,以及生肖吉祥物;还有一样不可缺少的小东西“欢乐球”,它是“禁放”之后春节欢乐产品的主唱。商店里每天都会开门,人们不用把正月吃的东西一口气全买齐,置办食物不再是这个春节的主题。一项调查统计中发现:食品的花费还不到春节花费的1/5,人们把更多的精力和钱用在了交友和娱乐上。
先富起来的一些家庭眼光盯在了汽车上。作为进入家庭的轿车,“捷达”开始走进普通家庭,春节前夕一改滞销的状况,仅春节前一个月就销售了1337辆。缅甸政府还订购了300辆,作为政府部长用车。
【年俗文化】上亿只欢乐球在这个春节爆响;商店里最常见到的是“春节大酬宾”的“促销让利活动”;福利彩票开始在全国各地风行,庙会门口最热闹的就是“抓彩票中大奖”。家宴设在餐馆酒楼成了时尚。北京已经有半数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饺子了,速冻饺子出现了断货现象,就连做饺子皮也成了“新兴产业”,一个小商贩春节期间能卖出去三四十斤饺子皮。
春节前夕,北京市提倡各单位、各家庭写春联、贴春联;除夕之夜,南京百姓撞响鼓楼太平钟声,夫子庙7万彩灯争奇斗巧;秧歌庆春是陕北年俗中独特的风情,春节期间,村村都组织秧歌队,挨门逐户拜年。
贺岁片还没有登场,卡拉OK成为年轻人的最爱,有的家庭买了组合音响,在家里唱;有的家庭到OK厅放声歌唱。尽管还没有实行“七天长假”,但春节那几天,在海口,卡拉OK唱盘、影碟的生意特别好,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就要唱歌。
如果前几年的年三十,结伴前往哈尔滨看冰灯还是新鲜事,这一年外出旅游过年的人群开始增多,春节机票优惠50%的做法也已成为历史。随之而来的1996年,7天的长假将春节从旅游的淡季变为“黄金周”。
【拜年方式】最流行的是电话拜年。1983年,大多数人往北京打电话需要到电话局,挂一个长途电话还需要等几十分钟。但到1995年,1/5的北京人就可以在家里打长途电话拜年。中国最早有电话的城市———上海,本年电话发展到133万门,其中私人电话90万门,除夕夜11点45分到大年初一0点15分,上海的拜年电话多达54万次。除了电话拜年,“留言拜年”也是最时髦的方式,此起彼伏的BP机蜂鸣声在这个春节也是响成一片……
上海拜年仍以蛋糕为主要礼品,初一销售量达数十万个。麦淇凌蛋糕全面退位,取而代之的是价格适中的鲜奶蛋糕。在一些地方,送鲜花拜年也悄然兴起。
【新春银幕】国外大片强势进入。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和汤姆·汉克斯的《阿甘正传》引人注目。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
(责任编辑:梅智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