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河北某预备役师工兵营预备役战士刘伟迎来了别开生面的婚礼:没有西装革履,一身军装英姿飒爽;没有豪华车队,一群战友知心相伴;没有贵重贺礼,一首军歌情意悠悠……一名预备役战士的婚礼充满如此浓浓的军味,让众多来宾连连称叹。
小刘的婚礼,是这个预备役师关心预任官兵的一个缩影。该师自去年6月开展服务预任官兵的“八个一”活动以来,预任官兵的婚丧嫁娶、成长进步、家庭困难等,都会得到部队的关心关注。服务活动的开展,有效激发了预任官兵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同时也增强了部队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把脉“牢骚话”
给予官兵更多尊重
去年5月,这个师进行了一场防暴维稳演练。预任官兵参加训练时,有的无精打彩,有的被动应付。
“平时不管不问,有了任务才想起我们”;“参加军事训练,单位却要扣误工费”;“想多学点军事知识,但看不到军事报刊资料……”演练后的座谈会上,面对预任官兵一连串“牢骚话”,师领导们陷入了深思。
预任官兵是预备役部队的主体,如何充分发挥主体的作用?师党委会上,“一班人”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预任官兵越来越渴望得到尊重。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给予预任官兵更多的关心、爱护、支持和尊重,才能激发他们爱军习武的热情,从而推动预备役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地发展。
架起“连心桥”
主动服务受到欢迎
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师里制定了《开展服务预备役官兵“八个一”活动实施意见》,从预任官兵的点滴需求做起,主动提供服务,在军地和官兵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活动中,该师坚持为每个预任军官订阅一份军事报刊,提供一份通信录,赠送一套军旅纪念品,举办一次出入队仪式,结合婚丧嫁娶重大节日等时机进行一次走访慰问。除正常训练之外,专门组织一次军事主题活动,每年向地方党委政府通报一次军官履职情况,根据服役表现开展一次优秀预备役军官及士兵评选活动。服务项目虽然不多,却情真意切,很快受到预任官兵的欢迎。
师机关把服务意识贯穿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先后成立了“亲情服务队”、“科技指导站”、“法律咨询台”等13个服务组织,为官兵赠送书刊资料6000余册,解决涉法纠纷20余起,解决生产生活难题210多件,帮助14户贫困家庭掌握了致富技能。
奏响“和谐曲”
双向互动点燃激情
“人心换人心,玛瑙兑黄金。”随着服务活动的开展,该师的内外环境日趋和谐,预任官兵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
去年9月,工兵营组织抗洪抢险训练。由于多数官兵没有水中作业经验,从兄弟部队学来的“钢木土石组合坝”训练屡遭失败。封闭式训练进行到第16天,桥梁连预任二排排长李志勇接到电话,8岁的儿子出车祸住院,急需2万元住院押金。营长王东立即与李排长赶到医院,了解情况后迅速凑齐押金,并协调公安机关处理善后问题。事后,李排长悄悄带领几名战士加班训练了一个月,终于破解了难题,还写出“脚手架快速搭制固定十法”的训练经验。
深入细致的服务,凝聚了兵心,点燃了训练激情。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参加上级组织的“网上对抗演习”、“快速动员演练”等军事活动中,520余名“专家型”预任官兵积极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解决各类训练难题40多个。广大预任官兵喊响“把预任当实职干,把部队当家来建”的口号,爱军习武,主动尽责,部队建设呈现出团结奋进、创新发展的生动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