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绝无效长明灯、长流水,采用新技术科学节能……各地高校正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号召,努力建设节约型校园。
武汉大学将老式水龙头全部更换为节水型龙头,定期巡视检查学校各处管道的滴、漏现象。
北京大学投资80万元,实现全校8口自备井用水变量自动化控制;在公共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及教工集体宿舍楼安装远红外斗式小便器和脚踏式便坑节水阀,年节水可达20万立方米;校内部分学生宿舍楼、教室及路灯系统安装了照明节电器,平均节电率达20%;根据天气实际情况及用户室内的温度远传装置,合理调节供暖温度,在燃煤锅炉上加装省煤器等,达到经济节能的效果。
北京化工大学形成了“校领导-主管部门-学院”的三级节能管理网络,为节能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学校还制定了节约能源管理规定、能源使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校内能源使用的管理、原则、计量、节能技术改造及处罚、奖励等作了明确规定,形成了节能的制度保障。从2002年至2004年,学校共节约能源经费244.78万元。
北京师范大学投资430余万元筹建了中水处理站,主要收集浴室的洗浴水和学生宿舍盥洗间的洗漱水,设计能力为日处理污水500立方米左右。2003年使用至今,中水回用率达100%,年节水量10万立方米以上。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学生公寓安装了用电智能识别器以降低能耗,对水电公共支出进行承包,实行“按人拨付,节约奖励,超出自负”模式。同时,针对教学、科研、生产、后勤等方面对水电需求量增大,提出逐步实行“装表计量、有偿使用、核定指标、超标加价”的管理新模式。
东北大学2002年至今,两次投资数千万元对锅炉和供暖管网进行改造,选用新型节能材料,采用分层燃烧、添加助燃剂等达到节煤效果。在新建建筑中,采用热泵技术进行冬季供暖和夏季降温,有效利用地下水热源和污水热源,减少煤炭的消耗量。
同济大学充分发挥建筑、机械、材料、电子、环境等学科优势,积极探索节能新途径。中庭通风系统使教学科研综合楼形成一个自下而上的自然通风效果,将夜间空气的冷量储存在建筑内,排除集聚在中庭顶部的热负荷,还可利用顶部的自然通风窗来达到夜间通风效果。学校室外游泳馆工程使用顶棚开启技术,利用空气源热泵从空气中吸取热量或释放热量,节能又环保。2006年全校能源支出比预算节约1200余万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强化管理,厉行节约,规定食堂和超市不准使用、出售一次性碗筷;对学生用电实行“定额”管理,制定相应奖惩制度;引导学生参与后勤事务管理;积极开展节能、节水等问题的研究。学校在学生食堂、公寓和公共场所张贴节约格言、警句和宣传口号,开展“大学生后勤体验日”等主题活动,增强学生的节约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