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家长们表示,孤困儿童最需要的是健康的家庭教育。
珠海启动“陪伴成长计划”爱心市民可以和几个家庭联合组成爱心家庭认养一名孤儿或极度困难家庭的孩子对其在心理、学业、生活等方面进行关注和培养——
今年的春节,珠海市民苏保中比往年多了几件事:得到新认养的“女儿”家里教她做家务、检查孩子的作业,还得和全家人一起陪着新认的女儿快快乐乐地玩上一天。
近日,一项由珠海市红十字会倡导的“陪伴成长计划”悄然启动,目前首批26名孤困儿童找到了新的“爹妈”,这项主要针对孤儿和极度贫困家庭的子女,不以简单的资助为目的,而是通过对孩子生活的有计划介入,持之以恒地给他们家庭的温暖,在学业上、生活上,甚至行为习惯方面进行全方位关注和培养,一直陪伴他们健康成长到18岁。
文、图:
记者陈治家
通讯员史筱华
让孤困儿找到新“爹妈”
近日一项由珠海市红十字会组织社会热心人士参与的“陪伴成长计划”开始启动。爱心市民可以几个家庭联合组成爱心家庭认养一个孤儿或极度困难家庭的孩子。而“陪伴成长计划”不只是简单的物质资助,而是通过对孩子生活有计划介入,对贫困孩子在心理上、学业上、生活上,甚至行为习惯方面进行全方位关注和培养,对这个孩子担负起全面跟进的责任,让他们由一个或几个“爱心家长”陪伴到18岁。
截至目前,首批26名孩子(包括5名孤儿、21名贫困或单亲家庭孩子)全部找到新“家”,今后40个爱心家庭以捆绑结对的形式,全方位介入这些孩子的生活、学习,有的甚至会参加家长会。
据珠海市红十字会志工委副秘书长陈艺介绍,“陪伴成长计划”是在全省率先出现的一种全新爱心帮扶形式,将从今年3月份开始陆续公布新的孤困儿童个案,有意愿组建爱心家庭的市民们可以登录珠海市红十字会网站报名。
“他们最需要的不是钱”
陈艺介绍,目前各地对孤困儿童的关爱主要是停留在捐助上,但随着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的学费减免,他们现在最缺的不是钱,“我走访遇到一名孤儿,站在他左边说话,孩子把头扭向右边;站在他右边,孩子又把头扭向左边。”内向甚至自闭的性格是一些孤困儿的共性,他们“承受了同年龄人不该承受的巨大压力”。
陪伴成长计划就是希望发动爱心家庭介入,与特殊群体的孩子结成对,帮扶重点不是给予他们物质上的资助,而是以亲人般的爱心持之以恒地与之沟通,让他们有健康的家庭教育。
因此报名参加“爱心家庭”优先考虑有孩子的家庭,同时要求家长能保证对结对孩子持续不断的关爱与沟通,如定期到贫困孩子家庭走访,代替其父母定期过问学习情况和心理成长等,一直陪伴他们成长到18岁。
考虑到爱心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时间等条件,每个孤困儿都安排有2~4个爱心家庭轮流帮扶,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是最终目的。
“爱心家长”:需经培训
苏保中是红十字志愿者,目前他与另外两名志愿者联合认养了个“女儿”。孩子的亲生母亲和姐姐都是智障人士,父亲终日忙于生计对她的学习和生活无暇顾及,苏保中表示,第一步将和妻子一起先教会该女孩如何料理自己和家人的日常生活。苏保中表示,爱心家长把自己的教育子女的经验用在认领的孩子身上,比捐款更让他们终身受益。
据珠海市红十字会志工委副秘书长陈艺介绍,报名认养孩子的“爱心家长”还要通过培训,学习怎样与孤困孩子有效沟通,而不是以施舍者身份进行居高临下的交流。同时,预计在正式结对半年后,红十字会志工委还要逐一对被陪伴的孤困儿进行回访,如果前一阶段结对效果不太理想,将考虑引入新的爱心家庭替换原有的陪伴成长家庭。
孤困儿:
“他们既是亲人又是朋友”
家住平沙镇的小娟正在念初中,她的妹妹和弟弟都在平沙镇大海环小学上学,父亲去世后家中只剩下妈妈一个劳动力,姐弟三个人都要上学念书。
小娟是首批爱心结对中找到新“家”的一个,她习惯管叫“新家长”叫叔叔,“叔叔刚认识我的第二天正赶上我的生日,他来到我的家里,带来了礼物陪我过生日,我非常开心,好多年都没过生日了。”春节期间叔叔给她带来了新衣服、新鞋子和好几本书,看到她没叠被子,叔叔批评了她,然后教她把被子叠得整整齐齐。小娟表示,叔叔既像亲人又像朋友,自己原先一些烦恼没法跟别人说,现在可以向叔叔“掏心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