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合肥2月25日电记者刘杰报道:2月22日,大年初五,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开展的“免费为农民工找岗位”活动中,50名农民工与13家企业签订了用工协议。面对城乡就业新形势,马鞍山市通过扶持创业带动就业,拓展服务功能促进就业,推进城乡统筹就业,使农民工进城有活干,让城里人就业有岗位,成为全国城乡充分就业的先进典型,受到城乡居民的好评和国家有关部门的肯定。
近年来,马鞍山市和其他城市一样,出现了城镇失业人员技能水平低和岗位技能需求高、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增多和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对落后两大矛盾。市委、市政府面对矛盾早谋划,细运筹,努力寻求城乡就业均衡发展。
马鞍山市近年投资2600多万元改建、扩建劳动力市场和劳动力信息网络,投资200万元改善街道社区服务设施,建立畅通的就业信息渠道。同时建立社区统一的“零就业家庭”管理体系,全方位安置“4050”等就业困难人群。通过就业援助活动,在各社区为6000多名困难就业人员安置了岗位。
构建城乡就业联动平台,马鞍山市初步形成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在农村,他们成立村级劳务公司,开展农村劳动力就业服务。全市农村劳务公司已帮助1.3万多农民实现了就业转移,农民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实现务工就业的已占到四成左右。在城市,通过建设4万平方米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基地、开办5个再就业一条街、建立13个街道劳务公司、成立4个区县创业服务中心等,为就业再就业提供舞台。
为强化信息服务,市就业管理中心开通了“马鞍山创业、就业再就业网站”,免费提供创业和专利项目。在全市开展创业项目征集活动,作为“创业金点子”予以发布,同时每年评选创业、就业再就业先进典型,宣传鼓励更多人创业。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