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26日电题(记者包尔文、赵鹏)“观看今日之中国,犹如置身于一部科幻电影,电影中一个完整的崭新星球在你的眼前成形。”美国一家著名杂志编辑埃利奥特的这个比喻道出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巨变。
在前进中变化的中国无疑也在改变着世界。
随着3月的来临,全国两会带着春天的气息一步步走近,世界关切的目光又一次投向北京。
以“和谐”理念代替“冲突”思维
和谐世界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包含东方智慧的新理念。
法国国际关系专家皮卡尔认为,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理念为国际关系实践提出一种全新模式,对于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具有非常积极的“独创”意义。
“当今国际关系依然建立在冲突理念基础上,基于如此现实,中国提出的建设和谐世界理念才显得更加重要。这一理念向世界传达的信息是:改变冲突思路、共建和平与和谐的国际社会。”皮卡尔说。
中国不但是和谐世界理念提出者,更是国际交往中这一理念的实践者。
仅在2006年,中国就举办了多起重大多边活动,如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国-东盟南宁峰会,与非洲各国一起举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
采访北京峰会的一位埃塞俄比亚记者感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就是一个建立和谐世界的历史性会议,将开拓非洲和中国共同进步繁荣的美好明天!”
朝核问题是眼下牵动着全世界神经的重大国际安全问题之一。为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中国政府不畏艰难,多方协调,积极推动六方会谈,终于使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在2月中旬迈入了实质性阶段。
中国推动和谐世界建设的诚心和作为,世人有目共睹。
以“自身”发展增进“大家”福祉
两会,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加油站,也与世界这个“大家”的发展息息相关。
一直占据英美2006年畅销书排行榜前列的《中国震撼世界》作者金奇在书中描绘了中国腾飞及其对世界造成的深刻影响。他惊叹道:“中国释放出的能量就展现在我(在北京长安街)的办公室窗外,就展现在这个大国其他不计其数的地方,并开始震撼世界。”
金奇的感叹并非空穴来风。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165亿美元增长到2626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从206亿美元提高到17607亿美元;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首次超过一万亿美元。
中国自身经济高速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但更大的贡献是,中国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且看:
——2003年以来,中国平均每年进口5000多亿美元商品,中国为相关国家创造了约1000万个就业岗位;
——1990年至2005年,在华外资企业汇出利润达2800亿美元。
——中国在2000年成立的中非合作论坛框架内免除了31个非洲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109亿元人民币债务。
如今,无数国际会议、演讲、报刊文章以及宴会桌边的谈话都围绕中国话题展开。原因简单明了:中国发展正惠及越来越多的国家。
“中国”与“机遇”正成为同义词
中国两会广为其他国家所关注,因为它们意识到“中国”越来越意味着“机遇”。中国正成为拉动全球经济的新火车头。
美国总统布什1月前往伊利诺伊州的卡特彼勒公司视察,他向该公司员工发表演讲说,他知道美中贸易是一个“有争议”话题,“但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假如你是卡特彼勒的工人,或者是卡特彼勒的股东,那(中国市场)意味什么”。
意味什么呢?布什回答,意味着这家重型机械制造公司对华出口获得迅猛发展,意味着为美国又创造了5000个就业岗位。对于布什的讲话,工人们报以热烈掌声。
“中国”正被许多美国企业家视为商机、市场、利润的代名词。
在过去10年,美国对华出口增长了350%多,相当于同期美国对世界其他地区出口增幅的6倍。
“中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成功的经济体之一,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忽视它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这是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长期贴在网站上给本国生意人的忠告,也是澳大利亚近些年同中国发展经贸关系的切身体验。
澳大利亚有人曾苦苦思考如何形容中澳经贸关系发展速度之快,最后选用了“爆炸式增长”。
中澳贸易额从2000年的84.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329.5亿美元。中国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出口市场。
“中国奇迹”启发他国发展思路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同时给不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两会也许会让它们了解到中国更多的发展良策。
近几年来,从中东到非洲,从东南亚到拉丁美洲,许多发展中国家官员、政要、学者、专家、记者纷纷踏上中国土地探究“中国奇迹”背后的奥秘。
喀麦隆一位记者写道,喀麦隆人可以从“中国奇迹”中学到什么呢?
“首先,政府必须要确定发展重点,并对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就像中国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时一样,喀麦隆应为外国投资者创造一个良好环境。”
“其次,从中国人是如何成功地在雅温得一块毫无用处的湿地上建成一个巨型体育馆,就可看出他们的智慧和干劲。”他回答说。
他补充说:“中国人什么工作都肯做。正是务实的态度使得中国取得飞速发展。”
如今,设立经济特区、吸引外资等中国经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引起共鸣并广为借鉴。
世界粮食计划署对中国脱贫经验非常推崇,要求中国向其他国家介绍。从1978年到200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2150万人。
新理念、新发展、新机遇、新经验,所有这些中国因素像巨大磁力般吸引着世界,改变着世界。世界因中国而更加亮丽。
新华网北京2月24日电(记者钱彤、熊争艳)“和谐世界”的理念,贯穿于2006年中国外交的每一页日志上:从中俄互办“国家年”到和48个非洲国家共办中非合作论坛,从与美国举行首次战略经济对话到积极斡旋重启六方会谈,从紧急救援印尼地震到向黎巴嫩增派联合国维和人员……
这个充满东方智慧的名词频频出现在重大国际场合,它所阐释的国际关系新理念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引起共鸣。
自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以来,这一主张已成为中国外交的主题词。2006年8月21日,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再次强调“坚持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赵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