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挖现场找到的瓦当残片 本报记者 王智 摄
本报讯(记者 李彪)本报昨日报道了六村堡街道办孟家村村民在汉长安城遗址私挖汉代瓦当的事情,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昨日,西安市文物局、公安局联合进行追查,截至昨晚9时记者发稿时,已抓获两名涉嫌作案的村民。
西安市文物局稽查队有关人士告诉记者,2月25日下午,文物部门已经接到群众举报:有人在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建章宫遗址范围内盗挖瓦当,随后连夜进行了排查。
2月26日,本报等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西安市文物局、西安市公安局、未央区政府等相继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在现场共发现100多个盗挖的洞穴。昨日,文物部门调来推土机,将“千疮百孔”的现场推平,恢复原貌,同时在旁边立起了“保护文物,人人有责”的宣传标志,并在各村张贴依法保护文物的宣传单。根据媒体的报道以及掌握的相关线索,西安市文物局文物稽查队与西安市公安局刑侦局二处五大队联合行动,对村民盗挖瓦当的事情进行追查。截至昨晚9时,已有两名涉嫌盗挖瓦当的村民被抓获,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
文物局文物稽查队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制止盗挖瓦当行为,对盗挖瓦当的村民进行追查;并提醒广大村民,盗挖古文化遗址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希望广大村民不要为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而破坏古文化遗址。
露天遗址保护难度大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再次来到村民挖宝的田地,和前日的热闹相比,这里冷清了许多。警方已对此事立案并展开调查,并加大对此地区巡查力度。六村堡街道办也采取紧急措施,安排专人进行日夜巡逻,恢复该地原貌进行复耕。
证实 此处埋有大量文物
据汉长安城遗址保管所所长唐龙介绍,1月26日、27日两天,此处曾出现村民疯狂盗挖瓦当的情况,他们两次来现场进行制止,并组织人员将土坑回填。“随后确实未再得到类似举报,没想到一些村民趁春节期间,再次盗挖。”对此情况他们会立即与村委会联系,要求对方对村民加强教育。他们将立即填埋土坑,并加强对此处的监管。
唐龙表示,此片土地位于建章宫遗址保护区内,村民盗挖肯定对文物有损坏。建章宫始建于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位于汉长安城直城门外的上林苑,是其中规模最大的离宫别苑。与长乐宫、未央宫齐名,堪称中国的“汉三宫”。宫中建前殿及其他殿堂二十余座,号称千门万户,主要用作游乐休息,以补城内正规宫殿未央宫之不足。
唐龙说,该遗址下埋有大量汉代瓦当等文物,有些村民受利益诱惑,大胆盗掘文物破坏遗址,造成大量文物受损。具体到底损失有多少,尚无法进行估算。但如村民传言有十二字瓦当,应该属于珍贵文物。据了解,村民行为属于盗掘古文化遗址。
现实 遗址保护困难重重
针对村民蜂拥盗掘的情况,唐龙表示,遗址保护确实有困难,这不仅是西安的难题,在全国范围内也是难题。遗址多是露天的,大多数文物埋于地下,因为种种原因,如今土地多为农民的耕地,文物保护部门很难将土地收管,毕竟这与农民的生活、经济收入息息相关。
农民的素质存在差别,对文物保护的认识也不同,难免有些人为了利益,在自家土地上挖宝。而露天遗址的面积较大,文物保护部门人员有限,不可能派人在某保护区进行全天候监控。目前,对遗址保护的措施,文物部门多采取联合当地政府,加强文物保护宣传的方式,与公安部门配合,加大对盗挖情况的打击力度,严厉处理违法破坏遗址的人员,以起到警示作用。
要更好地保护遗址,仅靠文物保护部门是不够的。还要依赖公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当发现有人盗掘时要及时制止,偶然发现文物时,要及时向文物部门上报。一个现状是,如何保护遗址如今还没有详细的具体措施,暂时还只维系在人的自觉性上。本报记者 杜俊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