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广州市煤气公司抢险队队长官国新劳动者之歌新华社记者 郭莹玉
对于担任了18年广州市煤气公司抢险队队长的官国新来说,一天24小时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广州任何一个角落发生了煤气险情,官国新就会立刻带领队员们赶赴现场。
城市里的“安全守护神”
今年55岁的官国新是地道的广东人,他率领的广州市煤气公司抢险队,担负着全市5800公里中压管网、120多万客户的煤气事故抢险任务。
官国新在完成5000多宗的抢险任务过程中,也赢得了城市“安全守护神”的口碑。
2001年的除夕夜官国新难以忘却。那晚,在连接气源厂进入市区的唯一一条煤气主干管道上,发生了煤气泄漏。当时,气温只有3摄氏度,寒风夹着雨,官国新和队友们在300米长的地面上来回搜索30个小时,直至第二天晚上7点,终于找到了漏气处。大家刚松口气,又传来广州市东风路段发生煤气事故险情。他又带着抢险队马不停蹄赶到事发现场组织排险。
没有规律的生活让官国新患上了胃病。“担任了18年的煤气抢险队队长,就没想过要换一个岗位吗?”面对记者的发问,他质朴地回答:“再苦的活都得有人做。”
“忠孝”难两全
官国新昼夜不分地奔波在外,在自己的家人面前,他是一个不称职的儿子、丈夫和父亲。
2004年12月30日,在组织广州市某大厦煤气事故抢险时,他接到母亲去世的噩耗。当煤气管网得到安全控制时,他想尽快回去看妈妈一眼。但电话又响了,正在举行20万人迎新年倒计时活动的中华广场又发生煤气泄漏险情。他和同事们再次飞奔到事故现场……当他跪在母亲遗像前时,已经是母亲去世后的第二天凌晨。
抢险也要靠智慧
18年来,官国新率领的煤气抢险队创造了抢险及时率100%和零伤亡的业绩。官国新说,抢险也要靠智慧,这样才能保护好队员们的生命。
1997年,官国新发明了“排尘排水过滤器”,把排放的尘土和水等废物收集在“过滤器”里,这样就完全改变了过去通过管道把灰尘和水直接排放出来给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做法。
为提高探漏设备的准确率,官国新提出在怀疑燃气泄漏路段的地面上,钻出一些洞,用探测仪探测洞里的氢气浓度,来判断泄漏点位置的检测工作思路,这个思路很快得到验证并被广泛运用,并被命名为“埋地管道漏气点定位”系统。
官国新受到各种奖励40多次,被授予全国职工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广东省和广州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