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综合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获奖500万四大奖项首次无一空缺(图)

胡锦涛向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李振声颁奖

  中共中央、国务院27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会上,颁布了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获奖人选和项目。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29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2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56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5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41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0项,二等奖220项;授予2名外籍科学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个人奖金一分不留

  捐50万作“助学基金”

  李振声:

  用事实证明

  “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被授予中国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成为继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之后第十位摘得500万科技大奖的大师。

  李振声昨天说,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与染色体工程育种研究,育成小偃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和小偃4、5、6号等系列小麦良种。

  美国人莱斯特·布朗曾写了一本名叫《谁来养活中国?》的畅销书,对此,李振声汇集我国近15年的有关数据,与莱斯特·布朗预测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发现预测结果没有兑现,于是李振声在2005年4月博鳌论坛上发表文章驳斥了这一观点。“我们认为应该将真实情况告诉世界,中国人能养活自己!”

  香港科学家首获

  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支志明:

  我智商一般

  只是较专心

  支志明,香港大学教授,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昨天,体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连续空缺两年后,被他获得。他也是首个荣获此奖的香港科学家。

  现年49岁的支志明一生中获得无数奖项。他38岁的时候就被评选为中科院院士,是当时中国最年轻的院士。

  “我IQ一般,只是比较专心。”在采访中,支志明教授多次谈到要“专注”。“科研要专心”,他说,“在我所任职的香港大学,我有一个安心做研究的环境,我不用太担心生存的问题。香港大学有着非常好的传统——追求卓越,从不论资排辈,我在35岁的时候就已经被评为讲座教授,这在其他高校中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我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上。”

  支教授别着一枚校徽,他一直以自己是一名教师而荣。尽管已经是国际上著名的化学家,他依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如今,他给本科生开一门最基础的化学课程——《无机化学》。

  四大奖项“名花有主”

  大奖“空缺”遗憾结束

  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各奖项27日在北京揭晓,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等四个最重要的奖项皆“名花有主”。

  根据《国务院关于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李振声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和“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两项成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两项成果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歼十飞机工程”1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而在此前的历年奖项名单上,四大奖项都曾出现过空缺,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甚至在2004年度之前连续空缺6年之久。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表示,本次是自1999年设立国家最高科技奖以来,首次出现四大奖项无一“空缺”的局面。“总体看,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水平进一步上升,特别是一批自主创新的科技成果表现‘抢眼’。”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是反映科技原始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在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中,这两个重要奖项的获奖项目总数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

  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两大奖项一等奖皆“名花有主”,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本年度获奖项目的整体水平。

  “板凳要坐十年冷”

  国家科技奖矫正科研浮躁

  75%以上的项目经过5年以上的科研攻关,37%以上的项目经过15年以上的长期研究……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评审结果,再次印证了科研工作者坚守“板凳要坐十年冷”良好学风的重要性。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学术界的浮躁甚至腐败等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甚至国际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论文注水、成果拼凑、搭车得奖、抄袭造假、立项讲求“短平快”等现象备受诟病。

  有鉴于此,在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评审中,有关方面加强了对推荐材料的规范和对候选人资格的审查,大力倡导优良的学术风气,严防成果拼凑、盲目追求论文数量、急于报奖、急功近利、搭车评奖等现象的发生。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正是对科研浮躁现象的矫正。

  这位负责人表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的“歼十飞机工程”,就是几代航空人几十年甘于寂寞、勇于创新的结果。

  首次向普通百姓倾斜

  3位工人农民榜上有名

  一般说来,能获得国家科技奖的幸运儿,不是著名的专家,就是专职科技人员。但27日揭晓的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名单上,3名普通工人和农民却榜上有名,摘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据介绍,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3项科研成果分别是:上海宝钢股份宝钢分公司炼铁厂工人韩明明的“金属检测和自动除铁新技术”、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工人王洪军的“王洪军轿车钣金快速修复法”、河南滑县农民企业家李官奇的“利用大豆饼粕生产大豆蛋白质纤维”。

  民营企业频频摘得大奖

  已成技术创新重要力量

  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中,民营企业频频摘得国家科技大奖,成为特别引人关注的现象。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统计显示,近年来,非公企业参与完成、获得国家科技奖的项目越来越多。2006年度,非公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整个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的20%以上,占技术开发类项目的比例高于30%,更较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

  比如,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展芯GSM/GPRS手机核心芯片关键技术的研制和开发”就是由民营股份制企业——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完成的。

  “海归”频频摘得大奖

  涌现一批科研领军人物

  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统计,“海归”派在2006年度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完成人员中占有较大比例。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有36.58%是“海归”,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中有66.67%是“海归”,国家技术发明奖第一完成人中40%以上是“海归”,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第一完成人中30%以上是“海归”。

  据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负责人介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王健(获奖项目为“激光在线气体分析系统”)等都是年轻的留学回国人才。

  据新华社、北京晨报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Sogou推广服务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成果 | 李振声 | 布朗 | 胡锦涛 | 王洪军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