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李振声
李振声
,生于1931年,山东淄博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现任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振声
1990年入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1年入选中科院院士,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陈嘉庚农业科学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华农业英才奖等奖励。
在55年的科学生涯中,李振声主要从事小麦遗传与远缘杂交育种研究,同时开展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他开创了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新领域并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种。
据新华社
他计划将50万元的个人奖金全部捐出
李振声
一辈子与小麦结缘,一粒麦种让他声名大振。
这一次,他更是作为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唯一得主,站在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中央,从胡锦涛总书记手中接过殷红的奖励证书。
与麦结缘竟是为了糊口
这样一位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养活了几亿中国人的大科学家,当年步入科学之门的初衷竟是为了糊口。
1931年,李振声出生在山东淄博农村。
虽然家境贫寒,但重视教育的父母一直供他念书。13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人带着4个孩子,日子愈发艰难。李振声在哥哥的资助下读到高中二年级,便再也无力支撑。
辍学后的李振声只身来到济南,“想托人找个营生”。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街上看到了山东农学院的招生启事,“提供食宿”四个字吸引了李振声。于是他就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报考了,没想到竟考上了。
忆及当年,李振声说:“这是我人生的一大转折,又有饭吃,又能上大学,所以也就对这个机会特别珍惜,学习比较努力。”
1956年,李振声从北京中科院来到陕西杨凌的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走上了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研究之路,一走就是50年。
专家齐聚西安见识小偃
1979年,李振声培育的集持久抗病性、高产、稳产、优质等品质于一身的小偃6号在大面积推广中获得成功。当时陕西农村流传的“要吃面,种小偃”,让小偃6号不推自广。
小偃6号育种过程长达23年,别人很难重复。于是李振声将染色体工程技术引入小麦育种领域,创立了缺体回交法,将远缘杂交的育种时间缩短到了3年半,为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一条新路。这一创新引起了国际染色体工程界的注目,美国遗传学会主席西尔斯等知名专家提议将1986年的第一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学术会议地点定在西安,为的就是到李振声的实验田里见识一下他的成果。
小偃6号的成功,让李振声声名鹊起,各种奖励接踵而来。谈到这些,李振声只是淡淡的一句:“真正给我打分的是农民。”
计划捐出全部个人奖金
李振声
得奖后称,计划将这次获得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为学生成才助一臂之力。
根据有关规定,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数额为500万元,450万元由获奖人自主选题,用作科学研究经费,50万元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没有集体的艰苦奋斗,就不可能有今天的荣誉。”李振声说,“以小麦远缘杂交研究为例,小偃4、5、6号是20年前在陕西西北植物所时完成的,完成人就有10位,还有当时研究所支持和为这项工作服务的所有同志;另外,小偃54和小偃81是我1987年回到北京后,在中科院遗传发育所植物细胞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也是集体成果,所以说荣誉首先应该归于集体。”
记者两见李振声 老先生腼腆又严谨
第一次见面:采访变成科普讲座
“对不起,请问李院士,什么叫远缘杂交?”“什么是异附加系?”“什么叫缺体回交?”……
春节前的一天,李振声所在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召集几家媒体的记者与李振声座谈。
“李先生昨晚加班到很晚,今天早晨5点就起床为大家整理了一份主要科研成果介绍。”座谈会主持人话音一落,会议室掌声四起,76岁的李先生起身向大家拱手,脸上微微泛红。
接下来,李先生的介绍不断被记者们的提问打断,先生干脆让助手从实验室抱来一堆标本和资料,向记者们一一讲解。本应10分钟就结束的情况介绍,变成了一次历时3小时的科普讲座。
第二次见面:“你最好不要这样写”
大年初三,记者再度来到李振声家中。“小偃6号亩产可以达到多少呢?”“600公斤左右吧。”“小偃6号大面积推广有多少年了?”
“在上世纪80年代初作为陕西省的骨干品种推广有十五六年的时间吧。”
“那累计播种面积有多大呢?”
“你最好不要这样去算它。”听出记者问话的用意,一向谦和的李振声立时严肃起来,“有人喜欢拿出一两个高产,或者超高产的品种说推广了多少,可以多养活多少人。我很不喜欢这样算。你最好不要这样写,这不客观,会造成误导。小面积上的产量突破只展示了一种前景,但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要靠大面积的稳产,而不是一两个高产、超高产品种。”
女儿眼中的李振声
山东汉子最不擅长说爱
在二女儿李滨眼中,李振声既是一个平易简朴的父亲,也是一个慈爱严谨的父亲。“他自己非常正直。工作上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生活上非常朴素,从不挑食,绝不浪费粮食。”
李滨堪称是和李振声在一起时间最多的人,在百度上输入“李滨和李振声”,很快就可以搜到相关网页655篇,大多是父女在同一课题组工作的资料。对父亲的获奖她没有感到特别意外,“去年课题组的人一个假期都没有休息,都在为这个奖项整理材料。正如父亲说的,‘这是一个集体的荣誉’。”
李滨说,父亲出身于农民家庭,对农业比较熟悉,一辈子都和麦子打交道,不太喜欢聚会,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看看老友。“他从来不在外表上显示对你的爱,可能是父亲山东人性格的缘故。”
“他不会玩牌、不会打麻将,就是看看电视,散散步,常常爱去小麦育种基地走走。”记者问到李先生的爱好时,李滨毫不犹豫地说:“毛笔字,一有时间就写。”
得知李先生决定将这次的50万元个人奖金全部捐给单位,作为学生的“助学基金”时,李滨说:“我们没有意见,全力支持父亲。”
学生眼中的李振声
元旦拜年给我们念格言
博士研究生童依平对自己的恩师李振声满怀崇敬之情:“对待科研工作,李先生一贯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十分关心学生的研究进展,总是主动与学生交谈,交换研究思路。”
在学生眼中,李振声是一个“和蔼可亲、思想开明”的人。“在培养我们专业能力的同时,还经常以他的亲身经历教育我们如何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童依平给记者讲起2006年元旦去老师家拜年的情景:李先生利用我们去给他拜年的机会,精心挑出许多人生格言,亲自念给我们听,每念完一条又给我们讲他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童依平说,当先生读到陈云那句“我们做工作,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研究情况,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定政策”时,反复对我们说:“搞科研,甚至把百分之九十九的时间花在调查研究上。这样得出的结论才算是水到渠成。”(全文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