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肇庆讯 (记者于敢勇通讯员周永龙摄影报道) 肇庆学院陈大同副教授近日在肇庆端州图书馆发现一本名为《南烬纪闻》的明代版手抄真本。陈大同认为,这一重大发现对研究北宋“靖康耻”这段历史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老教授无意中发现手抄珍本 退休十多年的陈大同老人是端州图书馆四楼典藏室的“熟客”,2月1日早上,他像往常一样专心翻阅古典书籍,在一本名为《粤东十三家集》的目录上,见到“手写本”3个字,他眼睛一亮,因为古代手抄本目前已很少见了。
陈大同翻出这本名为《南烬纪闻》的手抄本,细细翻阅早已发黄的书页,爱不释手。陈老翻阅众多古籍资料查询,推测该书为明代版手抄真本。
陈大同认为,发现该书意义重大。第一,《南烬纪闻》一书本身价值非常大,该书以日记形式,详尽细致地记录了从北宋靖康元年开始到天辅年间的一段历史。在正史中,这一段历史被一笔带过,而这本书里,却详细记载了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二帝被掳后近十年的悲惨历程。根据陈老推断,至今这本书尚未被刻印,也尚未被著录。
第二,从查证大量资料上看,《木樨轩藏书题记及书录》(北京大学图书馆珍藏、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对《南烬纪闻》一书有所记载,但书中所注《南烬纪闻》为“旧抄本清抄本”,也就是说,端州图书馆所藏为明抄本,甚为罕有,比当前已经记录的藏本要早。而版本越早,其可信度越高。
第三,该书洋洋洒洒两万多字,以遒劲秀逸的行草手抄,可作书法欣赏,在本地实在是难得一见。有了这重大的发现之后,陈老用了9天时间,把约2.6万字的《南烬纪闻》手抄一份以作深入研究。
《南烬纪闻》记载“靖康耻”历史 该书记载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到天辅年间(公元1132)期间,金人攻陷宋朝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驱掳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二帝等数千人北返,移到五国城那段屈辱史。
此书开篇便有“《南烬纪闻》辛弃疾书著”之字样,见此该书有可能出自宋代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之手。根据书中作序人宋翔凤等人推断,辛弃疾深谙二帝二后被北掳而饱受耻辱的历史,写下了《南烬纪闻》,后未对外发表传播,更不忍公之于世,故此书为后世人暗中流传,互相传抄。
陈老称,从印章上看,书中首页序处盖有“端州吴氏珍藏书籍金石之章”字样,从这里可以推测出是清末名臣吴桂丹家藏书,即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祖上,并且手抄本的原件中有多个文人名家印鉴,因此可信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