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皮影是陕西古老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如今,这个即将失传的传统手工绝活却“开”在了西安市东郊水泥厂社区。她是个既能制作又会表演于一身的社区人才,这个人便是43岁的刘雅琴。
刘雅琴出生于宝鸡凤翔一户皮影艺术世家,从小受其家庭影响,耳熏目染,从13岁时便跟随她的父亲———皮影艺术大师刘改成学习制作皮影,在30年的时间里,她竟奇迹般地制作了上万件精美的皮影。
为了一睹号称“光影间跳动的精灵”———皮影,记者来到水泥厂社区,找到了西府刘氏皮影的第三代传人刘雅琴,刘雅琴皮肤白皙,艺术气质很好,由于其父亲去年因病突然离世,刘雅琴的面容给人的感觉有点憔悴。随后,在刘雅琴的艺术工作室,记者见到了她从13岁时到现在制作的皮影作品。这些悬挂在墙壁四周被细心装裱过的皮影色彩艳丽,做工精良,俨然将工作室扮成了一个家庭皮影艺术馆。创作内容非常丰富,除了来自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和场景外,还创作了眼下非常流行的2008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刘雅琴向记者介绍道,她的这些皮影作品主要是用上等的好牛皮纯手工制作而成。制作的过程要经刮削、磨洗、雕刻、着色等24道复杂工序,每个人物造型要手工精雕细刻3000余刀,30多把不同形状的刻刀才能完成一件作品。“你看这条在皮影戏中用作道具的青龙看上去不大,但这条龙立体感很强,身上的鳞片远看就相当逼真,光雕刻就用了两天时间。上色手法是采用我们刘家祖传的过度上色法,将没有粉剂的水色颜料一层一层画上去。”刘女士指着墙上一条去年雕刻成的青龙对记者说。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近20年时间里,有很多亲戚朋友都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刘雅琴这里来学习制作皮影技术,刘雅琴义务传授,由于皮影艺术制作复杂要求严格,很多学生都中途放弃,迄今为止只有40多人将皮影艺术的制作真正学到了手,而这40多人都是来自宝鸡凤翔。“1986年我结婚后就到西安开始了定居生活,但我从未放弃过皮影艺术的传承与坚持。自父亲去世后,我感到身上的责任更重了。如今,我的儿子都上大学了,他对皮影的制作也很有兴趣,我也想将皮影艺术传给他。我之所以免费收徒,就是为了把祖国博大精深的绝学一代一代传下去。”刘雅琴说。
文/图 雷晓娟 本报记者 晁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