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员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将是未来几年通信企业的一个重要趋势,一般来说,如果全球裁员的幅度在20%~30%左右,中国区则会小于5
%如果说通信行业去年的关键词是“并购”,那今年紧接着的关键词则非“裁员”莫属。
刚刚进入2007年,全球几大通信企业再次传来裁员的消息。2007年2月8日,北电宣布,为了降低成本,将裁员2900人;2月14日,合并不久的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制造商阿尔卡特-朗讯公司(下称“阿朗”)宣布作为全球调整计划的一部分,公司计划未来两年在法国裁减1468名员工;诺基亚也在2月16日宣布将全球裁员700人左右,其中芬兰340人。
“现阶段的裁员主要是由并购引起的,这与2000年和2001年整个通信行业的大萧条略有区别。”Gartner首席电信设备分析师田颖认为。
“目前通信行业正处于一个变革换挡期,作为电信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设备制造商,裁员是主动寻求的理性调整,这对电信行业也不失为一种积极推动。”BDA电信分析师张宇表示。
并购的“蝴蝶效应”
2005年底,爱立信以2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马可尼,并表示从马可尼继承的6500名员工中将有20%被裁,人数约为1300左右,拉开了新一轮电信行业并购和裁员的序幕。
2006年3月28日,阿尔卡特以134亿美元换购朗讯的所有股票,两大公司合并为阿朗,新公司成立后将裁员10%,大约为8800人。
2006年6月19日,诺基亚、西门子双方将旗下的电信设备子公司合并,交易总金额约158亿欧元,成立诺基亚西门子网络公司,新公司计划首先裁员10%到15%左右,总人数将在6000~9000人之间。
2006年9月4日,北电将其UMTS无线接入业务及相关资产(即3G业务)以3.2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阿尔卡特,在2007年2月,北电宣布的裁员人数高达2900人,在2006年6月,北电已经进行了一轮1100人的裁员。
张宇表示,设备商并购动因很大部分来自于运营商,运营商的全业务必然对设备提供商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原本“术业有专攻”的厂商纷纷采取并购的方式来补充自己的软肋,这些具有全产品线的电信设备制造大户应运而生。
田颖认为,企业并购后,由于产品线相互重合,裁员是一种正常的调整;没有并购行为的企业,在裁员问题上则比较平缓,比如思科、爱立信等通信巨头。
“当一个行业的毛利率持续下降,那对企业来说,第一重要的事情就是控制成本,而裁员则是最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一个通信企业内部人士表示。
田颖表示,虽然整个通信行业都不太景气,但具体来说,固网投资在不断萎缩,交换机市场比较困难,但移动市场仍在较快增长,光通信市场也表现不错,整体来说,设备厂商只要能顺应市场需求仍有增长潜力。
人员向低成本国家转移
虽然在全球范围内,通信企业裁员如潮,不过这一趋势对中国的影响却没有那么明显,多家通信企业的中国公司从业人员均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没有感受到明显的裁员。
“此次裁员的地理位置特征明显。”田颖表示,裁员严重的基本是高人力成本的欧、美地区,而像中国、印度等亚洲地区裁员幅度远小于国外,甚至某些部门的人员还有增加。
在北电宣布2900人裁员计划的同时,表示还要将1000个职位转移到低成本地区,在诺基亚全球将要裁掉的700员工中,芬兰的员工有340人,2007年1月,由于净利润下降48%,摩托罗拉宣布在全球裁员3500人,不过是否涉及中国员工,公司一直没有表态。北电表示,这些降低成本的举措将为北电网络每年节约成本4亿美元。
一位北电中国设备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他到北电加拿大公司参加培训的时候就听到当地同事的抱怨,中国等亚洲地区增加多少人,他们那边就马上会裁掉多少人。
田颖表示,把人员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将是未来几年通信企业的一个重要趋势,一般来说,如果全球裁员的幅度在20%~30%左右,中国区则会小于5%,通信企业除了会把非常核心的技术部门保留在总部之外,相对边缘的部门全都会转移到亚太地区。
相关
当裁员遇上罢工
穆一凡
尽管2006年全球通信业走势平稳,但是随着通信业并购重组和业务结构调整的需求日益明显,这些分支业务遍布全球的通信业巨子,仍然选择了裁员这条充满争议的道路。
2月24日,芬兰坦佩雷和乌罗两座城市的9000名诺基亚员工罢工持续了整个下午,他们的目的是抗议该公司的最新裁员计划。坦佩雷市的工会官员这样提出问题:“诺基亚最新的财报是历史上最好的,但现在宣布裁员,奖金也不如往年,你认为这可以接受吗?”
愤怒的员工开始指责老板和公司文化,在每一个标注着“裁员”的新闻后,或是员工们自己的博客上,总是有长长的抱怨——“当CEO们需要更多的钱,就可以随意地裁员,这难道就是公司文化里所谓‘做高尚的、有意义的事情’吗?”“为什么CEO们不自己少拿些年薪福利来救济公司呢?”
无论高管们说的有多么好听——“为了效率,为了发展”,也无论公司的业绩超过了盈利目标的多少——没有鲜花、掌声,也没有对管理者智慧的推崇。西门子大刀阔斧的首席执行官,美国人克劳斯·柯菲德两年来强硬推行整改,早就习惯了抗议声冲天,就算面临着劳工领袖们和德国政界施加的压力,他也泰然处之。
一位老工人在柯菲德的博客上留言说:“我习惯于西门子过去那种大家庭的感觉,但是现在那种感觉没有了。”曾与西门子密切合作过的顾问也表示,工人们甚至希望柯菲德在目前对西门子的行贿调查中被扫地出门,虽然德国检方没有将矛头直指柯菲德,但美国舆论多次指名道姓说,柯菲德本人就是渎职的典型代表。
去年6月,柯菲德将西门子大部分的电信设备业务都放到了与诺基亚公司的合资公司中,随后宣布了裁员。到了9月,明基宣布德国的明基西门子公司破产——虽然柯菲德强调手机业务交给明基代管是有前途的,但是愤怒的工人认为由于他的决策失误,导致了灾难的发生。迫于政府压力,西门子最后奉上4600万美元息事宁人。
如果说德国西门子的员工经历着美国式管理风格的无情,那么法国的有些公司则用“自愿离职”粉饰这个冰冷的词语。
2月26日,法国总理德维尔潘发表讲话,希望阿尔卡特-朗讯避免“强制”裁员。在与该公司高管洽谈之后,德维尔潘宣布, 阿尔卡特-朗讯同意通过“自愿离职的方式完成在法国的裁员目标”,并将维持法国的研发活动。
本周二,阿尔卡特-朗讯宣布将于3月16日与劳工代表开会讨论裁员问题。但不管怎样,游行抗议还是会接踵而至——劳工代表们随即呼吁在会议日期前后举行大规模游行,抗议裁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