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养上几条观赏鱼,为居室平添了几许生机;走亲访友用观赏鱼当作礼品,既别致又讨好口彩。来自上海水产行业协会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上海目前已有21万个家庭饲养观赏鱼。近两年来,每年有近7万个水族箱进入市民家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阳澄湖蟹曾用激光防伪保身价,如今的观赏鱼竟用激光“美容”等手法抬身价。上海市农学会观赏鱼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认为,喜好
饲养观赏鱼的市民也得注意增长相关知识,别被滑头商贩“忽悠”。
同鱼不同名身价靠“口彩”
今年春节期间,鱼表火红色的“发财鱼”、“财神鱼”销量倍增,甚至成了上海人走亲访友的“礼品鱼”了。记者昨天走访了4处观赏鱼市场,看到“发财鱼”、“财神鱼”销势依然相当旺。有个观赏鱼店主,一见顾客走近,便无比热情地兜售起“发财鱼”,说这种鱼“吉利”,养在家里“红红火火、年年有余”,甚至会“财源滚滚”。在短短1小时内,居然做了6笔生意,共卖出了20多条“发财鱼”,每条售价20-35元。
长期从事观赏鱼零售的一位“老法师”透露,实际上这种鱼的学名叫鹦鹉鱼,是观赏鱼市场中的“大路货”,每条售价仅在10多元。所谓“发财鱼”、“财神鱼”是商贩编造的商品名,换了名字的鹦鹉鱼报价翻番,蒙了消费者。
还有一种热带鱼学名叫罗汉鱼,因这种鱼头部突出尤似元宝,被商贩改称“元宝鱼”。借着“元宝”的彩头,商贩兜售时舌头打滚,售价要上抬100-200元。有的每条实价仅800元上下,报价竟超过2000元。
“洋鱼”大多国货身价靠“国籍”
眼下观赏鱼商贩炒作得最凶的,是来自日本的锦鲤。在观赏鱼市场,体长约15厘米的“桃太郎”品系锦鲤,每条开价都在500—800元,而有些体长在40厘米左右的成年鱼,标价超过万元。一些商贩还在网上频频发布锦鲤拍卖信息。
在一些拍卖场,卖出方和买进方还联手炒作,做“联档模子”推波助澜,猛抬锦鲤行情。本市一位观赏鱼养殖专业户最近参加了一次“锦鲤鉴赏拍卖会”,拍卖现场的一条锦鲤竟然以88万元的“天价”成交。而按这位专业户估价,“天价”锦鲤的实价至多不超过10万元。
在记者走访的观赏鱼商店中,店主都声称自己的锦鲤是进口货,进口成本较高,因此售价也“水涨船高”。记者了解到,与“台湾产水果”和“台湾品种水果”一样,其实锦鲤最早在日本培育而成,中国国内引进养殖的的锦鲤共有13大类,上百个色系,如“大正”、“昭和”等用的是日本名称,实际上都是国货。还有如市场上出现的纯日本红富士、马来西亚水兴罗汉等大多都是国产鱼,成本一般只有同类进口货的十分之一。初入观赏鱼市场的市民如果上了“进口”的当,起码要多花一半的冤枉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