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运行已有“顺风耳”辅助
记者了解到,乌鲁木齐铁路局早在2004年底就在新疆铁路沿线风口安装了“大风监测计算机系统”,该系统24小时监控,试图避免运行列车因大风出现险情。
大风、沙尘、洪水是影响新疆铁路运输业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乌鲁木齐铁路局所辖3000多公里的铁路线穿越安西、山口、十三间房、珍珠泉、八盘磨、阿拉山口等著名风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又在沿线形成了无数个风口,这些地段平时晴空万里,但大风起时,飞沙走石,交通不畅,行人受阻。
2004年底,乌鲁木齐铁路局就在沿线安置了分布在风口的34套测风设备,自动将车站或区间的实时风向、风速每3秒钟采集一次数据,经车站计算机小站处理、显示,并实时将数据通过有线上传至各分局,经分析处理后为调度提供科学的风向、风速信息,使之已成为辅助行车指挥系统。
在没有这个电子系统前,风力、风向的监测主要靠人工,这样费事、费力,还没有科学依据。
这次列车倾覆事故,据中央气象台专家说,可能是因为瞬时风力较大引发,使大风监测系统转瞬间达到极限,致使系统失灵。
九大风区相当于四个半三峡电站
每年开春的4月和入冬的10月,由于冷空气入侵、气候骤变,极容易引发大风。
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负责人史玉光介绍,中国陆地可开发的风能为2.53亿千瓦,居世界首位。其中新疆风力资源占全国陆上风能资源总量的37%,仅次于占40%的内蒙古。
中国气象局在不久前召开的“新疆风能资源评价”项目验收会上,确定新疆达坂城、阿拉山口、吐鲁番小草湖、塔城老风口、罗布泊等总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的九大风区具备建设大型风电场的条件,可装机容量总计在8000万千瓦以上。
中国目前已建成的最大风力发电场位于新疆达坂城。除该风区外,新疆另外八大风区分别是:额尔齐斯河谷西部风区、准格尔盆地风区、阿拉山口风区、吐鲁番西部风区、哈密北戈壁风区、哈密南戈壁风区、罗布泊风区以及此次导致列车倾覆的百里风区。这九大风区的可利用风能约240亿千瓦时,相当于四个半三峡水电站的装机容量。
[相关链接]
新疆地区风沙威胁火车事故
2001年4月13日,一场12级以上的大风连刮3天,风速达到每秒51至56米,以致测风仪达到极限失效,停留在红山渠邻站珍珠泉车站的11节列车车厢被刮下路基。
2006年4月9日晚7时许,从乌鲁木齐发往北京的T70次列车运行至小草湖至红层之间时,遭遇特大沙尘暴袭击,沙尘暴卷起的沙石将车体运行方向左侧窗户玻璃全部损坏。该次列车晚点近33小时后,终于驶入了北京西站。
2006年4月11日起,在吐鲁番地区,大风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数千名旅客被困。兰新铁路吐鲁番段有36列客运列车停轮避风,部分列车车体玻璃损失严重。
[上一页][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