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实现从文化大省到文化强省的跨越,关键要在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下大力气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而我们文化产业要获得大发展,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够把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的文化产业优势。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不仅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及文化遗址星罗棋布,而且各种传统戏曲、民间工艺及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
其一,调整转换思路。今天我们一谈到发展文化产业,说得最多的就是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报业期刊、演艺会展、休闲娱乐等。应该说,这些确实是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方面,值得重视和下力气抓好。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文化资源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我国不少开发非常成功的文化产业品牌,都是以传统文化资源为根基和平台,经过良好的创意包装和精心打造而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广西挖掘传统民歌资源,策划出《印象·刘三姐》大型桂林山水实景演出节目,2006年接待观众120多万人,票房收入1亿4千多万元,并且有力地带动了旅游、餐饮、交通、土地、房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安排了大批人员就业。河南开封的“清明上河园”,这一如今已是声名远播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点,其创意及整个园区设计仅仅来源于一幅古画,即宋代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2006年该园区接待游客160多万人,票房收入近6000万元,税后利润1089万元。浙江歌舞剧院下属的浙江民族乐团,立足江南传统丝竹音乐打造出一台“中国新春民族音乐会”,继去年春节在西欧5个国家10个城市演出11场以后,今年春节又到北欧6个国家14个城市演出15场。由于在国外广受欢迎并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国家文化部和浙江省政府将其列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类似这样的例子很多,都是依托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改编和再创造,成为扬名海内外的文化演艺品牌。
凡此种种表明,传统文化资源不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弘扬民族精神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源头活水,而且在新的时代饱蕴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完全可以有所作为乃至大有作为。因此,我们探求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之道,不要把眼光总是盯在时尚的、流行的、世俗的以至外国的文化产品和选题上,而要调整思路和眼界,也在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遗物中寻宝,发现那些既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又有广阔市场前景的项目,并把它们精心打造成既叫好又叫座的文化产品。
其二,实施有效对接。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觅到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项目后,如何将其转化成实在的文化产业,核心在于实施资源和市场的有效对接。应该承认,现阶段我们还很难从整体上把传统文化资源与文化市场、产业资本、产业技术和产业人才等文化产业要素进行有效配置,形成较长产业链和规模化的产业效益。我们可以做并能够做好的是,从消费市场和现代产业的角度,在传统文化资源中提炼出市场价值要素,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在微观层面,有效对接起码包括传统文化资源与政府政策的对接、传统文化资源与市场资本的对接、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意人才的对接等三个方面。目前,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视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抓住这一机遇用好用活政府政策谋求发展,无疑是开发传统文化资源应予重视的方面。将传统文化资源转化成现实文化产业,核心问题是资本;没有资本,一切都会流于空谈。尤其是我省,虽然是文化资源大省,可由于经济欠发达,将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面临的很大问题就是资本短缺。但我们又应该看到,现在社会上并不缺少资本,甚至可以说资本非常充裕,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吸引投融资。这就是说,我们缺少的不是资本本身,而是让资本觉得有利可图从而引进资本的创意,是让资本进入后保值增值的办法。在这个意义上,能否实现传统文化资源与资本的有效对接,又取决于是否有好的创意。毋庸置疑,好的创意来源于优秀的创意人才及其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要使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必须重视传统文化资源与创意人才的有效对接。
从文化资源优势到文化产业优势,这本身需要艰苦的努力,走漫长的道路。我们已经迈上征途,并在起步阶段有了良好开局,相信未来一定会取得骄人的成绩,使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为安徽奋力崛起注入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