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申纪兰代表,是全国惟一的一届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人大代表常青树、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见证人。
50多年前,申纪兰嫁到坐落在太行山脉一个峡谷中的西沟村。用她的话说,这里“山是石头山,沟是石头沟,没水光石头,谁干也发愁。”
当了村干部后,申纪兰带着乡亲天不亮就上山,天黑了才回家,在332个干石山坡上植树造林,在230多条荒沟中筑坝造地,种了20000亩松树,300亩果园,还有30000株核桃。
西沟村的变化正是新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缩影,申纪兰的事迹也由此广为传颂。对此,申纪兰说:“功劳不是我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什么都干不成!”
“如今农村变化很大,尤其是国家改革开放这20多年。老百姓都在思谋着更快地走向富裕。”但建设新农村最需要的钱从哪来?申纪兰认为,需要农村党员干部廉洁奉公,带领群众、引导群众走致富之路。
申纪兰是山西贫困山区的一位农民劳模。1954年9月,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骑着毛驴从村里出发,赶到长治市,然后转乘卡车、火车,走进了中南海的怀仁堂。
作为历史的见证人,申纪兰谈论起一届又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如数家珍。回忆往事时的她仿佛又回到了旧日的时光,幸福得像个小姑娘一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至今共开了6届,每一届都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代表们也都是围绕法制建设和经济问题献计献策。因此,每开一届人代会,全国就有一次大变化。”
从第一届人代会上的忐忑,到如今的从容,申纪兰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为农民说话。50年来,她担任过两届议案审查委员会的委员,已记不清到底提过多少个建议和议案。她很自豪自己是农民代表,为那么一个庞大的群体说话,“肩上的担子很重”。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要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思想上要不断进步。”申纪兰说,她最初只提自己身边最贴近的问题,后来逐渐关心国计民生根本性大问题,行使代表职责的水平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如今,她关心的问题除了农村交通、伤农、假冒伪劣坑农等,还包括司法公正和惩治腐败。
[1][2][3][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