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城尽带黄金甲》无缘奥斯卡奖
奥斯卡颁奖上没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份儿,这个结果显然在国人的意料之中,甚至也成了众望之至。应该说是张艺谋引领着中国观众逐渐熟悉了奥斯卡的套路,也逐渐发现它并不像当时黄金甲之类冲奥时认定的口味一样,只关注影片的华丽形式。
现在还记得张伟平在黄金甲上映前的话,不外是冲奥胜券在握。虽然到现在还没见他失败后的反应,但黄金甲上映以来的票房想来仍旧能使他们理直气壮,至少可以以商业片的经济收益远离灵魂的关照。
就在奥奖颁发前几天,电视里在放《音乐之声》,这个获奥斯卡多项奖的经典老片再次让我感动。它从来没有标榜过自己是商业片,却带来商业片不能企及的商业效果,而且历时半个多世纪,对故事发生地的造访成了很多人旅游的主题。如果套用现在提倡的“文化创意产业”,《音乐之声》应该是个非常成功的例子,立足于人心却得到了商业效果。这是自然的事,因为任何一个经得起端详,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艺术形式都不可能远离灵魂,唯商业是务的结果效果肯定是短暂的。在《黄金甲》收获的票房中,一定伴随着观众的不满,和“上当了”“决不再看”的决心,当然,作为投资者可以不考虑买票人掏钱的初衷,不用管观众进影院是为了艺术欣赏还是为了“倒要看看电影到底差到什么程度”?但这种一次性的买卖能有多长的生命力?
抛开投资人的利益不谈,纵观张艺谋的艺术轨迹也会发现,在一个遭人指责的商业片之后,张总会安静一阵,拍一个以回归灵魂为目的的小制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张的几次回归中,回归只能是目的,不再能成为结果,因为他企图通过影片探究灵魂的能力一次不如一次。和最初的《一个都不能少》相比,最近的《千里走单骑》,已经明显地显示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生硬,个中差距很难说不是在对商业片的经营或者附势中磨损的。
其实在此次奥斯卡中也有华人获奖,《颍州的孩子》摘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短片奖,导演用一年的时间追踪一名自母亲去世后被亲属遗弃,从此不再说话的艾滋孤儿,最后被人收养并终于说出第一句话的过程……这让我们又想起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贫瘠的生活因为有了温暖的人性让人感动,让人不弃,一下子对比出了止于宫廷的颓废和荒唐,前者才是张艺谋的价值……
印度有句古语:走得慢一点,等一等灵魂。借助庞大繁复的形式暴走在单纯感官世界中的名导演们,该是你们慢下来的时候了。郑雯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