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2日电 3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刊发中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署名文章,对中国医疗卫生改革和当前的医患关系进行了剖析。文章指出,中国医疗服务改革须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
一、改革的原则
1.医患、供需之间应以患者、需方为本。
2.卫生系统内部管理中应以医务人员为本。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工作的主体。不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就不可能很好地落实“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医疗服务改革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员工满意度每提高3个百分点,顾客满意度相应提高5个百分点。因此,在医疗服务改革中应努力做到:在充分了解和理解医务人员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其合理要求,做到“尊重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做到“解放人”;提高其素质与技能,为其创造创新环境,做到“发展人”,使人的潜能得到全面发展,个人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3.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实现从以“管”为主,到以“服务”为主的转变。政府部门不是直接为患者提供服务的机构。政府制定的医疗服务的方针、政策、措施、办法必须通过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去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和其他政府相关部门,除制定医疗服务的方针、政策、规划、措施外,主要应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服务。
4.促进基本医疗服务的公平享有。健康公平是社会公平的主要体现。因此,医疗公平性改革必须注意消除对任何一个群体的歧视;必须关注社会资源配置对医疗公平性的影响;必须增强体制的合理性以保证医疗公平。
二、改革的措施
1.完善法制。建议尽快制定《公民健康保障法》或《公民健康促进条例》,明确不同能级政府的职责并确立投入保障制度,依法管理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环境秩序,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
2.改进管理。形成当前群众看病贵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社会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小。因此,应加大政府在社会医疗保险方面的投入,尽快扩大覆盖面,提高群众抵御医疗风险的能力。应强化医务人员和医科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服务宗旨教育,树立“德为医之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应改革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的管理模式,从“单位人”管理向“社会人”管理转变,实施国际上通行的“医生多点执业管理”。此举的好处在于:一是规范医疗服务管理,改“走穴”为有组织的外出会诊、手术,从而保证患者就医安全;二是减轻重病患者的费用负担,特别是陪员、旅费、住宿等间接经济负担;三是充分发挥高技术人力资源的作用;四是为基层医疗机构直接培训人员;五是鼓励医务人员钻研业务技术,优劳优酬。
3.加强基层。在广大农村地区,特别是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社会办医能力不足。因此,必须由政府提供资金,建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为群众提供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城市,由于社会中蕴藏着较大的办医积极性,且社会办医能力较强,只要政府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就会调动医务人员投资兴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积极性。这一点在许多国家已实现。参照国际经验,这样做,不但可以使医疗卫生投入总量增加,而且使政府有更多力量考虑农村和贫困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部分经济发达、没有或基本没有农村地区的城区,也可由政府出资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但在经营管理上,必须采用注重质量、效益管理的新机制,避免“大锅饭”的弊端。
4.调整机制。必须逐步取消公立医疗机构“以药补医”的机制,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解决农村人才问题的长效机制。我国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在这一阶段内,城乡差别不可能被很快消除。在我国城乡各方面条件差别很大的情况下,要求有较高医疗水平的医务人员长期居住在农村或在农村安家落户是不现实的。因此,比较可行的选择是,政府出资,由城市医院派出医务人员,轮流到对口支援的乡镇卫生院定期工作。我国西部地区的乡卫生院有1.5万个,而城市二级以上医院也将近1.5万个,基本可以实现一对一的支援。每个医院每年派出三位医务人员到受援乡工作一年,由中央财政支付其工资费用,不增加基层负担。经测算,中央财政每年仅需拿出12亿元,即可解决不发达地区农村医疗人才问题。在发达省份,先富地区要支援后富地区。
5.促进竞争。要鼓励社会资源投资公益事业,多渠道办医,形成有序竞争局面,提高服务质量。同时,在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上,可对部分政府公立医院进行产权改造或实施国有民营,为患者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医疗保健服务。改革医疗机构内的分配制度,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估制度,结合“病人选医生”、“医生多点执业管理”使医务人员收入拉开档次,形成良性竞争。
6.注重公平。对困难群体实施医疗救助。困难群众不能就医的状况经常发生,必须尽快建立相关制度予以解决。建议由财政出资,民政部门审查患者是否符合救助条件,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诊治费用,几家联合工作,保障贫困患者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权益。保障公平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政府的资金、项目等应向西部地区、向四种县(扶贫工作重点县、少数民族县、陆路边境县和老区苏区县)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