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三日电题:两岸民间尚有更广合作空间——访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顾问石四皓
中新社记者 路梅
“这几年来两岸交流合作越来越多,人员往来越来越频繁。”由于两岸民间往来的热络发展,这几乎成了谈两岸交流时的“标准用语”。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台联顾问石四皓却不满足于此,他说:“两岸的合作需要持续和深化,拓展更大的合作空间。”
从事全国台湾同胞联谊工作十几年的石四皓是九届和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十年里他提交的提案与建议达几十件,其中大部分是涉及台湾同胞的,并且有很多已经逐步实现。
石四皓说起这些很欣慰:“我曾提议帮助台湾农民到大陆发展,现在有了台湾农民创业园;提议制作闽南语广播电视节目,现在也有声有色,办得红火;提议在教育、就业等多个方面给予台湾同胞与大陆同胞同等待遇,现在那些在大陆的台湾学生们对同等学费非常满意……政府为台湾同胞做了很多务实的工作,大陆对台胞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了。”
同时,经过长期的观察与走访后,石四皓认为,两岸民间还有更大合作空间。他将目光投向了两岸的中小企业。他说,“中小企业是台湾的社会基础,台湾有中小企业一百一十万家左右,占企业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创造就业岗位九百多万个。有意愿到大陆发展的台湾中小企业不在少数,而大陆的中小企业也开始期待转型。这些企业经营灵活,在解决就业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
石四皓指出,两岸的中小型企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会面临资金少、规模小,掌握资源和信息有限等问题,也有互补与合作的空间。如果能够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结成策略联盟,“一旦成为利益共同体,可做的事有很多,发展空间也很大。”
台湾中小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衍生出许多分工细致的行业公会,成为中小企业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交流平台,会员企业结成策略同盟,避免了同行之间的恶性竞争,又提高了竞争力。石四皓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模式,值得大陆的企业协会学习借鉴。而两岸的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协会、公会进一步深化合作。”
“我说的合作不是简单的台商到大陆投资,或台企下单、大陆生产”,石四皓说,两岸中小企业的合作完全可以向技术整合、共创品牌、联合投资等深层次方向发展,不但在东部沿海,更可到大陆广阔的中西部腹地寻找商机,甚至到海外共同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这都会是双赢的好局面。两岸人民成为利益共同体,民间的理解和互信也就增强了。
石四皓说,他认识的很多台湾朋友都向他表示,近年来大陆的发展让人越来越有信心。石四皓对两岸的未来充满乐观,并表示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务实地去做。
(责任编辑:黄成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