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记者统计中央级媒体“两会”报道 民生与民意成高频词 房价、医疗、教育受关注
解决民生问题政府须主动
编者按
两会期间,记者将在每天上午第一时间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检察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新华社等9家中央级媒体,总结归纳他们关注的热点,探讨其中的问题。
两会开幕,舆论关注的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却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民意与民生。
新华社评论提出的观点,包括警惕高房价,重建医德;《人民日报》则把民生、法治、三农、创新和节能作为关键词提出;《经济日报》重点总结了目前的法制建设,特别提到了物权法、反垄断法和成品油管理等各项法律法规的进程;而《检察日报》,则侧重宣传“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主题。
这些看似发散性的议论,其实都是围绕如何建设和谐社会而产生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既涉及到农民,也涉及到城市居民;既涉及到收入偏低的群体,也涉及到买房购车的百姓。实际上,现今社会的各个阶层,都面临着自己的困惑与痛苦,也就是面临着自己的民生问题。这些困惑与痛苦如果不能迅速解决或者改善,必然使得大多数人对前途产生怀疑,对政府产生不信任。
政协委员们的提案,有1/5关乎教育与医疗,也体现了矛盾的突出性,毕竟,这两件事几乎影响到了每个家庭的和谐心情。
总结一下,目前人们的焦虑的根源,不外乎医疗、教育、住房、社会保障、垄断企业这几个“关键点”,以及由此引发的医德、就业、房价昂贵、贫富分化等等问题。换句话说,如果能借两会的机会,让这些关键点成为众矢之的,并集思广益拿出办法来,那么我们的社会面貌,则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焕然一新。可问题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能拿出来吗?已有或即将形成的法律、制度,能不走样地贯彻实施,并真正起到作用吗?
要解决这些疑问,就需要政府有紧迫感和危机感,能够下一个巨大的决心,更加主动地介入其中,依靠自身的权威来提高效率、推行新政、改变局面。而要这么做,就必须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一致,有地方利益、官员个人利益对国家利益、政府利益的绝对服从。也就是说,各级政府本身应该认清形势,统一意志,从而发挥主动性。争论与辩解应该放弃,能否强有力地推行政策法律,是能否顺利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
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会如能成为催化剂,成为契机,善莫大焉。(本期主笔 程赤兵)
今日高频词
民生话题最多
本报讯(实习生徐烨)至上午10时记者统计,各中央级媒体提到的关于民生的问题高频词最多,达到约16次,老百姓对于医疗、教育住房的问题最为关注。
今年的两会报道,关于民意、民生的最多,像新华快评《民心所系,民心所期》、《让两会更富有激情地与百姓共鸣》,从这些评论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民意的体现。
对于民生话题,李汉秋、冯骥才委员也提到了《“闹”元宵政府官员应“与民同乐”》,另外还有一些代表、委员呼吁《重视农民工的“三盼”——涨工资、享低保、转身份》。记者还注意到,有的政协委员提到《关注百姓“钱袋子”》,主要是关注社保金、公积金、维修金。
法晚记者看“两会”
境外媒体看好“两会”
尽管两会今天下午才正式开始,但我们在之前已经获取到了许多信息:各个代表团驻地的详细地址,甚至能查到某一位代表或者政协委员住在哪个宾馆哪个房间;各代表团新闻联络员的电话;对境外媒体,我们也给出开放的姿态,允许境外记者直接联系采访人大代表,省去之前需要的申报审批环节。
这些透明开放的做法,在今年的两会召开之际首次出现。
谈及透明开放,另外一个值得提起的做法是,今年1月1日起,北京奥运会及其之前的筹备期间放宽境外记者在华采访规定开始生效,境外记者可以更贴近北京奥运会,他们的广角镜头会容纳我们的更多的举动。
我们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接下来十来天的两会会程期间,境内外记者采访会更加方便,信息会来得更加顺畅,特别是更加快速地获取代表、委员提交的议案、提案。
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会议,勇于开放透明,无疑是国家强大和自信的表现,这也是国家走向强大和自信的表现。我们相信,面对全世界人的目光,中国已经学会了从容而坚实地迈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