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报道】这是一个创新的时代,这是一片创新的热土。
“遥看一色海天处,正是轻舟破浪时”。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在南京调研科技创新时如此感慨。
历史的车轮进入2007年,金陵大地生机勃发,创新的思潮在涌动,创新的步伐在跳跃——
1月9日,南京高新区丽景国际酒店。
2月1日,世界化工50强企业——美国塞拉尼斯公司与南工大签订涂料研发项目合作协议,开展产学研合作,并拟共建全球研发中心。
2月2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南京大学闵乃本院士等完成的“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我省30多个获奖奖项,大部分由在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分享。
2月28日,第八届“南京市科技功臣奖”颁奖。鼓楼医院胡娅莉、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郭宏新、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孙克勤等3位科技功臣分别获得50万元重奖。
……
哪里有创新,哪里就活跃着科教资源;哪里有科教资源,哪里就迸发创新的活力。
2006年2月全市自主创新大会确定的目标,经过一步步生动的实践,已经展露出令人鼓舞的现实模样。依托科教中心,南京正在成为创新型城市。
市委书记罗志军在2007年1月召开的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科教中心”推进会上,向与会的部省属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负责人通报:2005年,南京地区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的应用型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为28%;经过2006年一年的努力,这一数字增加了将近5个百分点,达到32.6%。5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在宁转化的科研成果增加了500多个。
著名经济学家、南京大学党委书记洪银兴说,南京走出了一条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自主创新的南京模式,可以为我国许多科教资源发达的区域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全面转换经济增长方式提供宝贵的经验。
【思路篇】树立“大科技”概念,选择适合资源禀赋和制度条件特点的创新模式,南京在自我审视中寻找突破口,打通科教资源的生产力通道
拥有各类普通高校38所,1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院士4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1人;2005年在校本科生50.37万人,在校研究生5.75万人……南京的城市科技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五,科教人才资源是南京的优势所在。
在已有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发挥科教资源优势,从“投资驱动”走向“创新驱动”,从“资源依赖”走向“科技依托”,从“南京制造”走向“南京创造”?自主创新,为南京又好又快地发展指明了方向。
让我们回顾一下南京一年多来的思考与探索——
2006年春节刚过,南京历史上首次自主创新大会召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被确定为新一轮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同年4月,全省召开科技创新大会,南京迅速行动,志当江苏的“领头羊”。自主创新,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
方向确定后,关键在落实。从2006年初开始的一系列调研,到年底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督查;从走访高校院所寻觅发挥科教资源之策,到深入企业园区探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之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始终强力推动。
一年来,南京在自我审视中寻找突破口,完成了一次思想认识和行动上的大统一,更完成了一次发展模式和路径上的大抉择。
罗志军在南京工业大学调研时说,南京有这么多高校、研究院所,依靠南京的科技优势,让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实现创新资源对接,南京一定能够走出有自己特色的科技创新之路。
思路随之开阔,步伐随之加快。
部门联动,上下互动,创新创业创优蔚然成风。科技主管部门一时门庭若市,各相关部门主动登门探讨创新型城市建设之策。科技创新,不再是科技主管部门一家唱的独角戏。“大科技”观念深入人心,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联动协作,形成了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江宁区与南航大联合做大航空产业链、南理工与白下区实现产业对接、南大与仙林大学城共同建设国际高教园区、省农科院与六合区共建波尔羊基地……把优势资源变成现实生产力的做法亮点频出。
联动协作,打破了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的瓶颈,也打通了科教资源的生产力通道。市长蒋宏坤说,要把加快“全国重要科教中心”建设落实到产业的创新发展上,落实到高层次的对外开放上,落实到推动科技创新创业上,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的优势、产业的优势、发展的优势。
【路径篇】一个平台两个机制,30条意见保驾护航,打破创新资源分割、创新活动封闭、创新成果扩散渠道不畅的局面
自主创新是一条新路,“闯”有技巧,“立”在水平。
“当务之急要搭建一个平台、健全两个机制。一个平台,就是有形与无形相结合、功能完备、运作高效的科技创新转化平台;两个机制,就是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双向互动机制,政府推动激励机制。”在全市科技创新大会上,罗志军一语道出南京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现实路径。
成贤街118号,南京科学会堂一楼大厅。一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南京市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于2006年4月18日正式亮相。记者在这里看到,技术供需信息不断滚动刷新,各类服务项目集中办理。登录南京科技创新资源网,点击网页“大型仪器”子项,“南京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就会跃上屏幕,这里拥有775台(套)入网大型仪器设备、9家专业测试服务中心和强大的专家组等资源,以多种形式免费为社会提供服务,为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开设了一个“网上公共实验室”。
整合南京科教资源,把科教优势就地转化为又好又快发展优势,推倒横在产学研之间的屏障,南京市政府主动担当起了地方政府和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的发动机。创新资源分割、创新活动封闭、创新成果扩散渠道不畅的局面正不断被打破。
鼓楼区,南大——鼓楼科技园投融资平台组建,吸引国际风险投资机构集聚,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近一年时间的运作,德同基金、美国富吉、西班牙普凯等机构入驻,7家企业与风险投资商签订了投融资协议。
滨江开发区,滨江科技孵化中心已基本建成,整个中心将无偿提供给南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使用。中心旁边是1.5万平方米的孵化基地,所有科技成果的小试、中试都可以在这里完成,并可以就近找到转化的企业。
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启动建设园区科技服务中心,与南京工业大学以及社会投资主体共同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并计划年内建设3个企业工程技术中心、5个研发中心。
政策的支撑必不可少,2006年,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继出台。
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促进科技创新“三十条”意见,目标到2015年,建成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创新型城市。
“设立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新获中国名牌产品和全国驰名商标的企业,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市科技功臣奖金额度从10万元提高到50万元”……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徐康宁教授说,创新源泉来自多方面,“制度效应”发挥着具有较强的支撑性作用。南京正主动地为这种“制度效应”的形成去营造政策、人才、文化、舆论等环境,为创新开路。
【实践篇】“官产学研”互动,创新主体激情高昂,自主创新、科技创业驱动南京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南京高新区,全市自主创新大会后第一个“官产学研”项目——东南大学承担的国家863项目“荫罩等离子技术”的产业化基地正在紧张建设中。国内第一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电视机将在南京诞生。
南京工业大学丁家桥校区,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的“科技创新大楼”已拔地而起,这是南京高校首家面向企业建立的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张振海透露,南京一夫建材有限公司、南京中狮化学品有限公司、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已签约入驻,与南工大共建研发中心或工程中心。
新模范马路,我省第一个汽车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江苏省汽车技术中心挂牌成立。汽车技术中心以南汽集团为依托,包括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中电集团十四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成立。MG名爵项目是第一个“练兵场”,将通过消化吸收MG罗孚公司试验设备和试验数据库,把检试硬件平台建立起来,构筑完善的汽车产品认证体系。
“官产学研”互动,形成了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的暖流,加快了南京自主创新的进程,自主创新、科技创业驱动南京走上又好又快发展之路。
技术创新,企业无疑是主体。
10多年前,几个从南京工程学院走出来的老师凭着手上的专利产品——一个小小的连接器和10万元资金创办了康尼机电公司。经过在空调列车、提速列车和轨道车辆上的3次技术更新,现在康尼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重要的轨道列车门系统供应商。企业负责人说,建立自己的研发平台,在市场上寻找项目机会,再到高校中寻找科研力量的支撑,康尼发展起来了。
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自2004年10月成立起,就选择了与院校“联姻”走自主创新之路。2005年6月,与南京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研发有关硅太阳电池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投入生产,年产值约14亿元。
在农产品种植规模上,南京在全国并没有优势,但依靠强大的研发实力,南京把劣势转化成优势,使得南京种业步入了全国第一方阵。江苏明天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近年来靠和科研院所“联姻”发了“家”,几年前花500万元购买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籼稻“Ⅱ优084”,如今每年回报2000多万元。
一批自主创新、创业的先进人物典型也纷纷涌现。
沈国荣,中国工程院院士、南瑞继保董事长兼总经理。他不断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创立了电力自动化保护和控制领域的核心理论,建成了国内最大的电力保护控制研究开发中心和产业化中心。他所率领的南瑞继保成为全国科技创新的典型。
联创科技,南京土生土长的民营企业,先后开发出70多个拥有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董事长孙力斌当选“中国软件企业十大领军人物”……
全市自主创新、科技创业平台建设再上新台阶。
目前,全市共有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25家,其中国家级科技孵化器8家,占全省的47%;在孵企业1900家,占全省的32%,比2005年增加100家;现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7个,新引进研发中心17家。
创新实践不胜枚举。在以科技创新为特点的新一轮发展中,南京有优势、有条件走在全省前列。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把科技创新、科技创业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让“特别能创新”、“特别能创业”的精神成为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导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南京建设成为“特色优势明显,引领作用突出,人才名品汇集,创新氛围浓厚”的创新型城市。
【成效篇】创新驱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社会事业进步,浓厚的创新文化爆发出全民强大的创造力
一年的突围,一年的摸索,一年的实践,南京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效令人瞩目。
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市专利申请总量达6793件,其中企业专利申请量为2938件,同比增长近60%;1484个科研成果在南京“落地生根”,在宁转化率达32.6%,比上年提高5%;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50亿元,比上年提高17.6%,在全国同类城市排名第二;新增“中国名牌”产品4个,而自2001年开评至2005年,南京市才有8个产品荣获“中国名牌”;15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比过去5年的总数还多2个;全国新增加的19个中国优秀软件产品中有11个“花落南京”……
数字是发展的浓缩。创新,驱动着南京经济社会向又好又快发展转变。南京的发展正逐步从“投资驱动型”走上“创新驱动型”。
在优势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南京筑牢了科技创新的支撑点——
电子信息、石油化工、汽车、钢铁等战略性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重大战略产品研发计划和专项工程,形成完善的产业链和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群。去年开始实施的十大研发、设计、制造中心,以及十大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战略性优势产业挑起重担,名爵轿车研发及产业化、低碳贝氏体钢宽中厚板(卷)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及规模产业化等项目均已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创新的驱动,使南京工业赢得了持续的高效增长,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去年依旧排在全省首位。南钢集团董事长肖同友说,南钢“十五”重点投资项目为南钢“十一五”发展带来了后劲。2006年,南钢在蒙受约14亿元钢材跌价损失的情况下,全年仍然实现了11%的利润增长。
在先导型新兴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南京培育了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电子信息与软件、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一批优势与特色产业,形成了一批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新技术和新产品。
去年,南京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540亿元,约占全市工业销售收入的1/3。软件、电力自动化、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等形成了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去年实现销售收入258亿元,同比增长55.4%。南京“国家软件出口创新基地”、“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授牌。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上实现新突破,南京形成了科技创新的切入点——
江苏苏源环保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孙克勤,长期组织实施大型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相关技术和装置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项目装置的国产化率达95%以上,为环境保护做出了贡献。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的“新型低温热棒研制及应用技术开发”解决了青藏铁路路基冻土层夏季融沉变形的重大技术难题;“石油化工装置火炬气回收系统的开发与研究”灭掉了扬子石化7个火炬中的6个,大大改善了我市大气环境。
金陵石化公司的化肥装置水煤浆原料工艺改造工程,实现了国内石化行业“煤代油”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对国内石化行业“循环经济”进行了成功探索。
在科技推动社会事业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南京强化了自主创新的着力点——
新出炉的第八届“南京市科技功臣奖”,鼓楼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主任胡娅莉榜上有名。由其主持的“南京市产后出血的状况调查及对策”,摸清了南京市孕产妇产后出血发病情况,开展了规范的产后出血测量方法培训,修订了剖宫产术产后出血诊断标准,建立了产后出血抢救绿色通道,提高产后出血检出率近10倍,使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
“精皮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梗的研究”、“南京地铁区间盾构法施工关键技术研究”、“南京市农产品质量安全IC卡质管系统开发与应用”、“小学生网上作文系统”……自主创新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活动,它已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推动着各项社会事业的进步发展。
创新,对南京的意义还体现在新时期城市文化的孕育。南京文化中从来就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创新文化孕育创新实践,创新实践反哺创新文化。
一年的努力,南京在实践中提炼和塑造了以“创新创业”为核心的新时期市民精神,个私经济蓬勃发展,南京成为“创业者致富、创新者圆梦、创优者光荣”的活力城市。
数据显示,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2300家,联创科技、江苏金智等进入全国百强民营企业行列。去年全市2100家私营企业投入技改资金和新产品开发资金59亿元,开发新产品291个。
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新、敢于竞争、宽容失败,增添人们创业勇气、创新锐气、创优志气的创新文化,正在成为南京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发展实践已证明,科技创新一旦从一个单纯的经济活动上升到一种理念、一种精神、一种文化的高度,渗透进百姓生活,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必将爆发出强大的创造力。
【启示篇】自主创新没有统一的套路,重在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在全国的影响和意义深远
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在企业,90%以上的研究开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四个90%以上”的深圳科技创新模式令不少城市羡慕不已。
但自主创新不能事先设定一个统一的套路,南京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大胆实践和探索,摸索出最适合本地区的自主创新之路。南京自主创新的关键是整合资源,实现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资源的对接,建立高校、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资源向企业技术创新顺畅流动和转移的社会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开放和吸收国内外资源的发展机制。
南京的自主创新模式引起各界高度关注。洪银兴领导的课题组历时一年,对南京自主创新的模式和路径进行了研究,拿出了3万字的《基于科教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南京模式》的报告。
报告指出,南京独特的自主创新的崭新模式,可以用“12345”来概括——一大平台、两个机制、三路大军、四大载体和五大领域。
一大平台,即基于科教资源优势的、促进科教成果转化和资源整合的官产学研结合的平台。两个机制,就是“市场机制+政府强力推进机制”。三路大军,即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三路创新大军。四大载体,就是从技术链路径上形成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类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各类科学园科学城,以及各类国家级开发区”四大创新载体。五大领域,指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在“电、汽、化、新、服”五大高科技产业重点突破,也就是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工业、石化工业、新型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成为创新型城市的产业支柱。用一句话概括来说,就是依托全国科教中心优势,在“两个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通过“三路大军”的协同努力,借助“四大载体”,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资源,通过有效的技术转移机制,集中地配置到“五大领域”为主的城市支柱产业上,探索并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驱动又好又快发展的新路。
南京自主创新的贡献不仅表现在南京本地,而且其影响遍及江苏省和全国。南京一方面每年向全国、全省输送了很多高级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有很多科技成果转化到全省、全国。南京的自主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外溢效应十分巨大,这也反映了南京区域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自主创新的南京模式,为我国特大型城市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一个十分鲜活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案例。
“创新应该紧紧与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与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广泛的支持,才有持久的、长远的生命力,这样的创新实践,才是更重要的实践。”罗志军一言以蔽之。
“技术创新的生命力在市场,动力和活力也在市场,不仅要按照科技工作来组织,更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推动。没有市场导向、没有产业支撑、没有企业主体作用的发挥,科技创新就成为无源之水。”市长蒋宏坤如是说。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要求“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全面发挥科技创新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是南京自主创新的立足点。
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实践,为南京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桥梁和纽带。在这个进程中,南京走出了自主创新的新路径,实现了经济发展模式、自主创新模式与科技转化模式的同时转型,为南京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核心动力。南京开始实现由“大经济”到“大科技”的战略转型,使南京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实现质的飞跃,南京由经济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城市转型为重要的创新中心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