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明思
有媒体最新报道,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已就最后意见稿征求了多方意见,同时,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还建议国家强行推行带薪休假制度,可以在夏季或者冬季时间。
刘魁立认为尽管各方的具体建议稍有差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希望给传统节日增设公假的法案尽早出台。
2007年2月27日上午,北京大学出版社四层。
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高丙中,正在电脑前发愁,因为要给远隔重洋的民俗专家们发现场照片,但因为调整不好格式大小,上传起来很是困难。他反复试验了几次,指着占满了整个WORD文档的照片说:“‘东岳论坛’我是策划人,所以这样的差事就是我的了,不过,国际性的研讨很容易出成果。”“东岳论坛”是今年2月份举办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这个论坛上,高丙中再次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找到传统节日在国家时间框架中的地位,重新调整法定假日的分配,建立的良好的假日体系并制定相关法律。
法定假日讨论热潮不断
对社会上关于法定假日的讨论,高丙中坦言这都是民意。2月28日举行的“中国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论坛”,他成为参与专家之一。论坛讨论并通过了《年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南京宣言》。宣言中写道:“加快对传统节日的立法工作,重新调整公众假日,使传统年节的文化传承活动有一个合理的假日空间。”此论势必引起新一轮法定假日体系的热议。
高丙中透露,中国民俗学会承担了政府有关部门交给的一项研究传统节日与法定假日问题的项目,成立了由理事长刘魁立领衔的课题组。课题组提出了下述放假建议:把原定的春节假日往前挪一两天,以将除夕包含在假期之内,并使民众有准备过年的时间;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纳入法定假日体系,各放假一天,同时在“五一”、“十一”各保有一天假日的前提下,把各自原有的另两天假日移过来分给清明节、中秋节,以形成清明节长假和中秋节长假。这意味着,持续了数年的“五一”和“十一”黄金周,将变成清明节和中秋节黄金周,实现了“大挪移”。
刘魁立对记者表示,虽然课题组已经将第一期成果提交到了有关部门,但还没有得到相关的回馈。但这课题是连续性的,不会泄气,会一直做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黄涛是著名民俗专家,他在研讨会上作了《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报告,直陈对法定假日经过了慎重研究,应该是政府主导节庆的基本方式。他谈到两年前,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就首次提出了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各个节日放假一天。
黄涛介绍,2004年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纪宝成教授又提交了由他领衔写出的《关于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作为法定假日的议案》,该议案有36名全国人大北京团代表附签。该议案建议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各放假一天;同时建议:“元宵节和重阳节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充分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虽然不一定设为法定假日,但通过定为法定节日予以强调并适当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可以达到发扬优良传统,保持家庭和睦、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目的。”其后2005年、2006年他分别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四次会议上又继续提出给传统节日放假的议案。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威等官员专程到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并听取纪宝成关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节日的意见,有媒体最新报道,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国家发改委已就最后意见稿征求了多方意见,同时,纪宝成还建议国家强行推出带薪休假制度,可以在夏季或者冬季时间。2007年两会上,他将提出一个新的休假议案,比如取消“五一”或者“十一”黄金周。
刘魁立认为,尽管各方的具体建议稍有差别,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希望给传统节日增设公假的法案尽早出台。
为何要将传统节日法定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梁治平认为,无论是民俗还是集体表象,它都超越于任何个体之上,以至于研究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探得它的真诠,但它又无所不在地支配着个人,通过纷繁复杂的世态顽强地表现着自己。
以上是黄涛十分喜欢的一句话。不过,他又强调,仅从中国大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实际历史情形看,“文革”中曾有过的“政治挂帅”和意识形态主导的“革命”节庆大幅度膨胀,试图占领所有公共时间资源的时期,我们可以从当年的报纸看,春节期间的祭拜活动(迷信)、燃放鞭炮(危害)、大吃大喝(浪费)一度遭受批判,政府部门还发出通知,说是为了适应革命形势,根据群众要求,春节不再放假。通知下发各地发出一片响应之声。以后十来年的每年此时,报纸都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要求大家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也就是春节不休息,坚持“抓革命,促生产”。
高丙中则认为,传统文化回归,良好的节假日体系是反映一个国家根本的价值取向和民族精神状态的风向标。如今,国家对于时间制度是相当重视的,国家领土是以空间的形式,而时间是文化的空间,人们不仅仅生活在空间里,也生活在时间里,人们按照一定的秩序,来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维护着这个国家和谐稳定。但现在的假日体系却是,“五一”和“十一”的休假变长了,这个时间只有很简单的仪式活动,大多数民众没有什么非做不可的事情。民众有非常重要的,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元宵节等节日需要休假时间去开展活动,可是国家并不把假日安排在这些时间。我们试图通过重新调整法定假日,使传统节日与现代节日之间有一个完善的结合,让现代系列与传统系列在同一个节假日体系里共存,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刘魁立则表示,传统节日如果定为法定假日,更能够实现刺激消费的目的。但高丙中也认为,政府主导去推广节庆体系尚需一个渐进的过程。政府应该如何介入?“传统民俗”中有无模糊的界限?这些问题都必须思考。譬如清明节扫墓,祭奠亲人、怀念烧纸等等,是不是“落后”、“迷信”?政府在如何把握尺度的问题上都需要时间考虑和协调平衡。·相关链接·
中国历史上的法定假日传承
汉代已经有“法定”节假日。
汉、唐春节放假3天,宋代延至5天,明代假日最长,从初八到十八,举国欢庆10天。据唐史记载,元宵节是唐朝一年中唯一撤除宵禁,允许百姓狂欢的日子。宋代元宵观灯更加兴盛,从十四一直延续到十八,而且燃放烟火,至于明清时代,性质大抵如此。娱乐化至上的元宵节,堪称中国古代“狂欢节”。
在中国古代的节假日体系中,官假都会顺应民节,如唐朝给官员放假,中秋节是3天,清明是4天;明朝的假日冬至是3天,元宵节是10天。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个传统节日的形成都与官方有着离脱不开的关系,因而对于许多我们现在称之为民间节日的节日之形成,其实已经无法分清民间和官方的界限,但在节假日所代表的时间框架上却是高度整合、统一的。(据《从传统到现代———并略及中日过年习俗异同的比较》。)
国外法定假日的经验
法定节日的安排在国家纪念日,并非是中国首创。它起源于法国,盛行于前苏联。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从此7月14日被确定为法国国庆日并加以纪念。而前苏联,11月7日是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节日,其它如五一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也都取代传统节日,成为苏联的全民节日。
反观别国的节假日体系,绝大多数全民性的法定假日分配,具有悠久的宗教、民俗和历史传统的节日和纪念日,如圣诞节、新年、复活节、国庆节(女王诞辰)、各种烈士(老战士、英雄)纪念日(胜利日),兼顾了现代国家观念和文化历史的连续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