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盼两会“股舞”指数走高
经济学家林毅夫接受采访时称不完全支持股市泡沫说
2007全国两会
叩问幸福感股市
春节后中国股市实现“开门红”,但随即遭遇“黑色星期二”,给不少股民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课。
“两会”期间,股市走势如何?不少股民寄予期待。“股事”成为委员们关注的热点。
民意直通车
你和你身边有多少人进入股市?
A.八成以上亲戚朋友入市
B.五成到七成亲戚朋友进入股市
C.三成到五成的亲戚朋友进入股市
D.很少,大部分还在观望
(总得票2896)
你在股市的收益如何?
A.收益100%以上
B.收益50%-100%
C.收益20%-50%
D.收益20%以下
E.基本持平
F..赔本
(总得票2651)
你预计2007年股市能冲破3500点吗?
A.难以预测
B.不可以,股市震荡厉害,投资者盲目
C.可以,按现在的牛市趋势,3500点不是问题
(总得票2563)
“更多调查内容请点击奥一网”
今日点题
3000点还不是最高点。
——林毅夫
中国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股市暴涨暴跌,小股民怎么办?每年的全国“两会”上,经济界的政协委员都是媒体追堵的热门对象。“两会”信息也影响着股市的涨跌。
中国股市到底有没有泡沫?
委员毛蕴诗:不是有没有泡沫,而是泡沫大小的问题
许多专家都对去年以来中国出现的全民皆股风潮感到担忧。“中国股市是否存在泡沫”成为近段时间争论的热点话题,股民们对此亦十分关注。有专家认为,大盘跌下来,正好给冲动疯狂的人们泼点冷水,在这段时间内全民集中买基金买股票绝非好事,股市需要健康理性地发展。
昨天,带着举国关注的经济热门话题,数百名海内外记者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广场上、台阶上苦苦守候,但吴敬琏、萧灼基这些经济学界大腕却一个也没逮着。好在就在过安检的红地毯上,林毅夫出现了,受欢迎程度不亚于附近的影后巩俐。
对于股市有没有泡沫的问题,这位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表示,这见仁见智,他不完全支持泡沫说。中国股市的健康成熟,需要一个发展的过程,发达国家也经历过这个阶段。但他强调,政府应该重视正常发展股票市场。林毅夫在接受采访时称,“从长远来看,沪市3000点还不是最高点。”
“不是有没有泡沫,而是泡沫大小的问题。我更关注的是,股市和资本市场的长期发展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经济管理专家毛蕴诗则表示,应该更充分地发挥资本市场促进企业重组的功能。他说,中国股市经过10多年的建设,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一系列措施出台,给股市发展带来战略性发展机遇。过去不少企业看重“政策市”,就想上市圈钱,比较浮躁。
在谈到股市、楼市是否存在泡沫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曾经表示,央行鼓励大家讨论房地产和股市有没有过热,价格水准合不合理,不管是总体,还是局部,或者某些板块。因为讨论有助于大家辨明是非,也有助于投资者的教育,让大家谨慎投资,防范风险,这是有好处的。
采访中,很多委员都表示关注股市发展,但对于走势不好评说。李书福委员说,“我不好预测。老百姓还是得看市场变化,审慎入市。”
加息预期下的股市如何走?
专家张陶伟:加息对股市压力越来越明显
央行是否会在近期内加息,既是股市投资者关心的热点,也是今年“两会”讨论和关注的焦点。
“加息会对股市造成压力是很明显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张陶伟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在“流动性偏多”的情况下,预计今年上半年还是有加息的可能,而提高利率将直接使得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上升,从而有可能使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加大,这会对市场造成一定的压力。“然而,加息与否,央行的根据主要还是通货膨胀的情况。”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目前流动性稍见偏多而不是“流动性过剩”,流动性还在央行控制范围。
为了控制流动性过剩带来的负面影响,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将存款准备金率从2月25日起提高0.5%,提至10%。但市场人士和专家认为,这次调整除了对银行股有部分影响外,对股市的影响不明显。复旦大学金融与资本市场中心主任谢百三则认为,刚刚提高了准备金率,近期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从长期来看,贸易顺差扩大的趋势依然存在,今年不可能实现收支平衡。因此,加快人民币升值和促进内需成为重点考虑的手段。今年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会比较大,保守估计在4%-5%左右。另外,美元的贬值也将推动人民币升值。
暴涨暴跌小股民怎么办?
专家韩志国:“两会”有望给股市带来实质性利好
“本届‘两会’将会给股市带来实质性的利好。”长期关注股市经济学家韩志国对本报记者表示,有望通过的《物权法》和《所得税法》将会使股市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力量之一,而股市的继续完善为我国转换资源配置机制提供了机会。他认为,股改之前的中国股市,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市场。“资本市场的制度继续完善,包括整体上市等等各方面,本身就是一个很大利好消息。”
前一段时间股市暴涨暴跌,使得很多中小投资者无所适从。不少股民表示对3月初开幕的“两会”的最大期待是实现中国股市“理性繁荣”,拒绝政策市。根据网上的调查,对于两会,大部分股民表示股市的政策环境已很宽松,并不期待出台什么利好政策。
春节后中国股市实现“开门红”,但随即遭遇“黑色星期二”,2月27日沪指下跌8.84%,创下10年来最大的单日跌幅,此后几个交易日仍深幅震荡。但这次股市历史上罕见的大跌并未带来灾难性影响,股民们没有出现过激反应,他们中的主流观点是:技术性因素导致了股指暴跌,这是牛市背景下的调整,中国股市基本面和发展趋势仍然看好。
2006年“两会”之后,以股权分置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市场化改革和制度性建设得以落实,从而使股市摆脱多年的熊市,逐渐转牛全年上证综指涨幅高达130.4%。随着股指上扬,股民们也得到丰厚回报。
通过此前的广泛讨论可以看出,广大股民既对中国股市表达了充分的信心,也为股市暴涨暴跌中透露出的非理性担忧,这使他们对今年的全国“两会”充满期待。有股民表示希望今年的两会透露经济持续向好的信息,鼓舞股指继续走高。同时也期待监管部门采取更有效措施保证市场的公平和透明,“让中国股市远离过度投机,真正成为一个值得投资的市场”。
南方日报记者 陈枫 谢思佳 骆海涛
“奔走十年,深圳该推创业板”
代表委员关注“股事”,认为中小企业融资 和风险资本对退出机制的需求,呼唤着创业板尽快推出
中国股市在经过几年低迷后,正稳中攀升,正是中小板块市场启动的大好时机。
广东省拥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创业板可有力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难题:融资。一旦创业板设立,对于广东的中小企业发展最为有利。
与众多网友对股市的高涨热情,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迅速成长,在融资和风险资本对退出机制的需求方面,都呼唤着股市新市场的推出。而国家提出自主创新战略和经济结构转型,也使业界认为推出创业板市场将成为上述动作的突破口。更有委员李连和表示,他奔走十年,深圳也该推创业板了。
民革中央:尽快推出创业板
此次两会中,不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就此提出建议和提案。民革中央将向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提交《关于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与经济结构转型,尽快推出创业板的建议》,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是自主创新的重要力量。为了促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必须尽快设立主要面向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并认为尽快推出创业板是推动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与经济结构转型的突破口。
该提案认为,目前,随着新《公司法》和新《证券法》的实施,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监管队伍和经验发展的积累,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积极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后备资源越来越丰富,推出创业板的时机和条件日趋成熟。
该提案提出,新设立的创业板应主要面向成长型、科技型及创新型企业,上市标准更为灵活、宽松,重在为符合证券法新规定的发行条件(发行后总股本达到3000万股)、但尚未达到现有上市标准(发行后总股本达到5000万股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
委员:推出创业板有利好背景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主席李德成认为,当前推出创业板市场时间非常紧迫,条件基本成熟。
“首先,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企业的迅速成长,为创业板市场的推出提供了大量优质上市资源。同时,广大中小企业的融资和风险资本对退出机制的需求,使得创业板的推出显得迫在眉睫,可以说‘近乎渴求’,”他认为,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上市公司的综合治理和投资回报水平显著提高,为创业板的推出提供了良好契机。特别是中国股市在经过几年低迷后,正稳中攀升,正是中小板块市场启动的大好时机。这也成为此次两会中不少代表委员再提推出创业板的利好背景。
在提案中,李德成认为中小企业板在深交所挂牌交易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融资和股权交易平台,为创业板市场运作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另外,法律法规的日臻完善为创业板市场稳定有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李德成更认为把深圳作为设立创业板市场的地点,是相当“理想”的。作为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创新型城市,在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主导产业,并逐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创新体系,自主知识产权产值比重、技术专利和自主品牌拥有量等指标均居国内领先水平。同时,深圳创业意识浓厚、氛围宽松,拥有一批自主创新企业,风险投资机构云集,都为创业板的孕育、推出提供了合适的土壤。
深交所的前期准备也被认为是在深圳推出创业板的优势条件。“位列两大全国性证券交易市场之一的深交所为创业板的推出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李德成说,深交所一直致力于打造以中小企业板为核心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努力推动适合中小企业融资体制的改革,大力发展中小企业与代办转让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了一大批中小企业。
此外,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的成功运作,为创业板的推出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所积累的监管经验更是为探索创业板市场监管打下了良好基础。
代表评说
增加多品种证券市场有好处
对于上述提案建议,刚到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李连和连声表示赞成。“对在深圳推出创业板,我可以说是奔走10年、呼号5载,现在是最佳时机。”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正在为即将提交的议案作最后修改,而该议案也正是建议尽快在深圳推出创业板市场。
虽然连续4年在全国两会提出上述建议,但李连和认为今年该建议付诸落实的可行性最大。国内股市的稳中攀升趋势,和国家明确提出自主创新战略,都为推出创业板提供了此前没有的良好背景。而发展科技创新型企业,需要风险投资市场,同时也需要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这使得创业板的推出成为各方的希望。
李连和表示,此前也有人担心创业板的推出是否会对主板市场造成冲击,但中小企业板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反映出,增加多品种证券市场是有利的,创业板的推出对主板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
对于担心创业板推出后,由于门槛降低,一些企业会因为发展质量不好,而影响股市、增加风险,李连和认为可以采取渐进式的开放方法,效仿中小企业板,在创业板刚推出时,对企业数量进行一定的控制。
专家观点
设创业板对广东中小企业最有利
“创业板开设有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在深圳设立创业板,对广东大量的中小企业最有利。”昨日下午,平安证券研究所副所长高利在听闻全国政协委员提交有关尽快设立创业板的提案后,兴奋地对记者表示。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曹龙骐教授也连声称道:“好事,好事。”
高利认为,目前上海和深圳两个证券交易所已被国家定位为分别发展主板和中小板市场,一旦创业板能够开设,不仅能够很好地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促进深圳金融业特别是证券行业的发展。2000年开始,深交所为了筹办创业板停发新股,创业板的设立将会有力地推动深圳金融业的复苏。
此外,专家们认为,广东省拥有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创业板的设立更大的利好在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有力地解决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难题:融资。一旦创业板设立,对于广东的中小企业发展最为有利。
联合证券研究所所长吴寿康认为,当前导致创业板迟迟没有出台的原因,主要还是在于监管层面。出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考虑,如何完善中小企业在信息披露和监管方面的机制,在立法层面还存在问题。
专家们认为,前年以来中国证券市场一路飘红持续上涨,目前市场已经具备容纳创业板的能力。此外,近年来风险投资商蜂拥进入中国,投资具备潜力的中小企业,而中国一些优秀高科技企业也不断地在纳斯达克造就神话,投资者已充分认识到中小企业高风险和高收益并存的特性。“投资者对于创业板已经具备相对成熟的心态。”高利认为。
事实上,去年以来,深交所也在加快筹建创业板的步伐。去年年底,深交所总经理张育军在深圳市金融工作会议上披露,深交所已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推进创业板建设工作。
“从资本市场的长期建设出发,更应当强化股市推动企业重组的功能,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股市应重视企业重组”
毛蕴诗委员认为,推动企业重组应成后股改时代股市功能发展侧重点
昨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山大学企业与市场研究中心主任毛蕴诗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日本股市在推动企业重组这方面的能力很差,而中国股市在这方面比日本更有效率。
“企业重组可以降低股市风险”
毛蕴诗强调,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政府的注意力也应更多地集中到如何强化股市促进企业重组的功能上,只有企业重组,资源达到优化配置之后,资本市场存量资本的质量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有效降低中国股市的风险系数。
他举例说,美国企业竞争力重新超过日本有一个原因值得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所有美国老牌大型企业都进行了重组,重组使许多大公司度过了生存危机。例如,韦尔奇主持通用电气20年的重组(按同期销售收入的增加计算)相当于创造了3个新的微软;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IBM的重组,不仅化解168亿美元的亏损,也使其重建竞争优势,相当于创造了两个新的微软。相反,日本企业对重组的反应明显滞后,变革力度也远不如美国强,即使是在亚洲金融危机造成的巨大压力下,日本企业更多的也只是被动地进行着企业重组。
“重融资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他认为,中国股市在经历了18年的发展之后,政府还是有作为的,许多方面的监管正在逐步到位,股票市场发展前景还是良好的。从资本市场的长期建设出发,更应当强化股市推动企业重组的功能,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但由于历史的、认识的原因,特别是我国股市建设时间短等原因,股市中存在重融资、轻企业重组的倾向,不利于促进资源优化配置。而这也相应增加了中国股市的风险性。
保护中小股民权益五点建议
在谈到如何切实保护中小股民利益时,毛蕴诗认为政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承认股票市场有发展程序,增强股票市场的长期建设;二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通过包括新上市公司和重组上市公司等手段,来提高存量资本的质量;三是加强依法监管;四是发展机构投资者,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力量和素质;五是资产要成熟,股民也要成熟,股民要接受风险教育,培养起足够的风险意识。
A04-A05版
采写:本报记者 宋元晖 王雨吟 方夷敏 姜锵(除署名外)
漫画:骠戈 制图:李勇
图:
骠戈/画
中国股市暴涨暴跌,股价浮动如过山车,股民看得心惊肉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