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评:政府工作报告彰显民生情怀
老百姓在政府心目中分量有多重,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分量就有多重。
3月5日上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每当温总理提及解决民生的有关措施时,会场都是掌声雷动。
“加大财税等支持力度,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今年再解决3200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今年要在全国农村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80%以上县(市、区)”;“今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范围”“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人间疾苦声”。一件件事关百姓利益的实事,一句句铿锵有力的承诺,没有修饰,更没有渲染,但通篇洋溢着关心百姓疾苦、改善民生的爱民情怀。
这些民生举措,包括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会保障、食品安全、司法公正、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方面面,件件都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事关和谐社会构建。
诸多民生问题的解决,背后都是真金白银,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体现了公共财政向社会薄弱环节的倾斜。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全免,将使农村1.5亿个中小学生家庭受益;各类高校奖学金、助学金的全覆盖,中央财政的支出将由上年的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扩大覆盖面,将使中央财政的补助资金达到101亿元,较上年提高一倍多;中央财政安排“三农”方面的资金今年再增加520亿元,达到3917亿元。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土地问题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一定要守住全国耕地不少于18亿亩这条红线。这掷地有声的话语,拨动了代表委员的心弦,体现了责任政府对国家、对人民长远根本利益高度负责的意识,赢得了掌声一片。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的一系列解决民生问题的举措,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无不体现了人民政府以人为本的意识。
政府工作报告几上几下,数易其稿;温家宝总理主持多场座谈会,向来自包括基层群众在内的各界人士问事、问情、问政、问计。人们有理由相信,政府与百姓良性互动,使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全面建设小康的目标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