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三民警死亡报告
2007年的开春,对于涟源市公安局来说是黑色的记忆。从1月2日到2月24日的50多天里,相继有3名民警过世。
过劳或者疾病死亡,成为公安系统比较突出的现象。
涟源市公安局基层民警的生存状态,在当下中国具有标本意义:警力的严重不足,经费的短缺,高强度、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以及生存压力、社会压力,让处在社会转型期的公安民警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境地。
本报记者倪志刚 娄底报道
3月2日上午,涟源市公安局装备股宋师傅参加了该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原教导员周光前的葬礼。
“心里很压抑。”宋师傅说。这是他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连续参加的第三个葬礼。之前过世的两位,是该局派出所的两位副所长。
按照时间排序,三人的情况分别是:
刘哲春,43岁,死亡日期1月2日,死亡原因是上班时脑血管瘤突然爆裂。三级警督,涟源市公安局桥头河派出所副所长。
彭爱平,35岁,死亡日期1月30日,死亡原因是肝癌抢救无效。一级警司,涟源市公安局杨市派出所副所长。
周光前,58岁,死亡日期2月24日,死亡原因是癌症抢救无效。一级警督,涟源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原教导员。
涟源市公安局政委王永旭介绍说,这三人的共同点是责任心特别强,都是中层骨干,长期战斗在一线,长期加班加点,忽视健康。
刘哲春:倒在工作岗位上
“他是倒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的。”刘哲春的同事、桥头河派出所教导员贺汉洪清楚记得刘出事当天的情景:那天上午8点半,刘哲春下岗后在派出所食堂做饭的妻子李春香一脸慌张地闯进他的办公室,告诉他刘哲春趴在桌上呻吟,满头大汗,非常痛苦,情形不对。
贺汉洪急匆匆赶刘的办公室,看见刘痛苦不堪的情形大吃一惊。
贺马上安排车辆,亲自护送刘去医院。在路上,刘似乎已昏睡过去,发出了鼾声。这让贺汉洪的心里一沉。
到医院后,医生一看马上明白,这是脑溢血。
刘马上又被转送到娄底市中心医院抢救。由于病情太过严重,经过几天的生死抢救之后,在2007年到来的第二天,刘哲春被宣布死亡。
“他是累死的。”贺汉洪说。桥头河镇一分为二划分为两个警区,刘生前负责其中的一个。该镇是娄底最大的乡镇之一,12万多人口,140多平方公里。
“出事的那天,他穿好了警服,正准备去涟源市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而在头一天晚上,他习惯性地加班到晚上12点以后。”贺说,毫无征兆表明会发生这一切。
刘出身农村,最开始在煤矿一线工作,1992年后开始从事公安工作。2004年3月因工作出色被调到桥头河派出所担任副所长。
刘的妻子下岗后,派出所照顾安排在所里的食堂上班,刘哲春吃住在派出所,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他负责的警区之前就是我负责的,他担任教导员后正是他接了我的工作。”之前是副所长的贺汉洪非常清楚刘工作的强度之大。这个性格有点内向、不喜说话的汉子,工作起来却没日没夜。
刘过世后,妻子则暂时寄住到湘潭亲戚家。
[1][2][3][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