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仇琳)中国正致力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但是中国所面临的能源紧缺问题可能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道难题。虽然与耗能“大户”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相比,农业耗能微乎其微,但是专家分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机械,实现农业机械化,将会导致能源成本上升。
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农村与农业委员会委员张百良表示,发展以农业机械化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必然会引起能源消耗的上升。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并对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作出了一系列的部署。中国政府在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
“中国现在的农业是劳动密集型,机械化水平较低,单位耗能较高,生产效率低,”张百良说,他同时担任农业部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主任。
目前中国农机总动力约为7亿千瓦,若实现农业机械化70%以上,农机总动力将达到11亿千瓦,那么“燃油消耗量必然会增加,这是不可避免的,”张百良说。农机总动力,指主要用于农、林、牧、渔业的各种动力机械的动力总和,是反应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农业柴油消耗总量为2800万吨,占中国柴油消耗总量的30%。中国农业田间作业用油每年需消耗约1100万吨以上的柴油。农业燃油消耗成本占总耕作成本从2000年的20%-25%提高到30%-35%,单位面积粮食作物的能源投入量和能源成本持续上升。
张百良分析,除去燃油价格上升的因素,单位作业的耗油量没有降低是成本提高的重要原因。在世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以石油为动力的大规模机械化作为基本方式与发展途径的。这是一种依赖大量的石油产品,包括燃油、化学肥料、农药、等,从农业外部投入,用高耗能来换取高产量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方式发展的农业被称为“石油农业”。专家表示,发展现代农业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应立足国内的基本方针,开发各种能源,实现能源的多元化战略,这是发展可持续性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据国土资源部预计,中国石油开采年限为15年。“十一五”期间,国家财政将加大对生物质能源和煤制油等石油替代能源开发的资金投入,以应对中国面临的石油安全问题。“事实上,如利用秸秆培育生物柴油,生物成型燃料以及其他生物替代能源,这些技术在农村节能上大有潜力,能大幅减少农业耗能,”张百良说。
国家发改委表示,中国农村生物质能今后的发展重点是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生物液体燃料和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发改委等部门将通过调查资源分布、加强技术攻关、开展试点和制定开发规划等措施来积极推动农村生物质能源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