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6日电(记者李兴文王宇)关于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指出,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加上已经取消的屠宰税、牧业税等涉农税费,每年减轻农民负担约1250亿元。
去年以来,在中央一系列重大惠农政策的扶持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全国粮食生产连续3年增产,农民收入连续3年增幅超过6%。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全国人大代表金烈说:“每年为农民减轻负担1250亿元,对农民来说是一件大好事,有助于农民轻装上阵建设新农村。”
取消农业税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新起点。2005年底,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9亿农民依法不再缴纳农业税,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从此淡出历史舞台。
2006年,中央在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已有政策的基础上,又加大了惠农政策的力度。计划报告指出,全年对种粮农民实行的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超过300亿元;增加对财政困难县和产粮大县的转移支付,奖励补助235亿元。粮食最低收购价范围由稻谷扩大到小麦。较大幅度提高了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9亿农民免交农业税,种粮还发补贴,这些都是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实实在在的举措。”全国人大代表李中认为,中央一系列高含金量惠农政策的实施,直接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发展,体现了政府的“重农情怀”。
但不可忽视的是,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上坎阶段。数字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国内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八分之一、第三产业的四分之一4左右;农村劳动力中37%的人文化程度为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3%。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此前表示,我国农业基础不牢、后劲不足的基本状况并没有改变,农民就业门路不多、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改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差距拉大的基本态势并没有改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金烈指出,1250亿元总数虽然大,但摊到每个农民身上,人均数字并不大。如果遇到粮价下跌、假农资、乱收费等伤农问题,减负的实际效果怕是会缩水。所以,国家要采取相应措施,保障每年1250亿元实实在在减免,确保农民群众得到实惠。
|